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源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02MB2D0172XD/2025-00044 分类:
发布机构: 源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成文日期: 2025-09-17
名称: 持续深化辖区卫生保洁工作 扎实筑牢蚊媒防控屏障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9-2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持续深化辖区卫生保洁工作 扎实筑牢蚊媒防控屏障

发布日期:2025-09-29  浏览次数:-

        自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源城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坚持以“源头防控、常态保洁”为核心抓手,坚持“常抓不懈、精准发力”工作方针,进一步细化卫生保洁举措、延伸防控工作链条,持续压缩蚊虫孳生空间,全力守护辖区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以扎实行动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

       细化日常保洁,守牢“源头防控”第一道关卡。一是高频次清理积水。针对背街小巷、排水沟、下水道井口等易积水关键区域,主动调整保洁频次与模式,由传统“定期清理”升级为“每日巡查+即时疏通”机制。通过常态化巡查确保及时完成重点区域积水排查,第一时间清除落叶、淤泥造成的管道堵塞,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路径。二是精细化清洁设施。对辖区内约3000个垃圾桶点、果皮箱,严格执行“一日两清两消”制度——保洁人员每日早晚两次清理垃圾,人员密集区每日三次清理垃圾,并同步喷洒消毒剂,重点擦拭桶身外壁、投放口等易残留垃圾部位,避免残留污物滋生蚊虫;对70座公厕进一步增加保洁频次,要求保洁员在早、中、晚三个班次,针对140个点位采用点蚊香、喷洒杀虫剂等方式开展灭蚊防疫,并对公园、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厕,额外提高保洁消杀频次,重点清理拖把池、洗手台下方、排水沟等易孳生蚊虫的隐蔽角落,从源头阻断蚊虫孳生链条。同时,每日2-3次采用喷雾方式,对公厕地面、墙面、纱窗缝隙等部位进行全方位药剂喷洒,确保消杀工作无盲区、无死角,有效遏制蚊虫滋生。三是常态化整治死角。组织保洁队伍聚焦市场周边杂物堆放、城乡接合部散落垃圾、公园绿地枯枝落叶等易形成卫生死角的问题,实行“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不留蚊虫藏匿、孳生空间。

        聚焦重点区域,织密“精准防控”立体网络。一是公园绿地“保洁+消杀”双同步。安排专人负责公园园林绿化区域的日常保洁工作,每日清理绿地内的生活垃圾、枯枝败叶,避免杂草遮挡形成积水;同时,对城区管辖范围内的64个公园广场、105条道路、75.27万平方米绿化区域,全面开展蚊媒传染病防疫工作及全覆盖药物器械消杀灭蚊工作。二是垃圾中转站“闭环式”保洁。对市区在运的11座垃圾中转站,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灭蚊消杀行动,通过“配备专业灭蚊设备+定期施药物消杀+站点全面冲洗+规范垃圾收运”的组合措施实现闭环管理。每个中转站至少安装2个灭蚊灯以加强消杀效果,每日对站点全面喷洒高效灭蚊药剂不少于3次,持续加大消杀频次,不间断对站内压缩设备、墙面、地面及周边沟渠进行全方位冲洗,每日调用水车专项冲洗不少于2次,坚决杜绝积水残留,确保无卫生死角。同时,严格落实垃圾“日产日清”制度,规范收运处理全流程,从源头上阻断蚊虫孳生链,保障垃圾转运环节的洁净与安全。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持续防控”工作成效。一是压实责任链条。将卫生保洁与蚊媒防控具体任务细化分解至各社会化保洁企业,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工作标准与完成时限,形成“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防控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对辖区内卫生保洁与蚊媒防控情况开展随机抽查,重点检查积水清理、设施消毒、死角整治等关键工作的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明确整改期限,并通过“回头看”机制复核整改效果,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三是联动协同发力。结合“城市管理员进社区”活动,联合街道、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居民小区开展“入户宣传+现场指导”活动,向居民普及“翻盆倒罐清积水”等家庭防蚊知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居家周边卫生保洁。同时,对群众通过热线等平台反映的卫生保洁不到位、蚊虫孳生等问题,第一时间调度相关力量处置,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多元防控合力。

        下一步,源城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将继续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优化卫生保洁举措,根据蚊虫活动规律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切实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为辖区群众营造健康、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

640.jpg64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