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参加校外培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源城教育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专门部署“双减”工作,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为确保您小孩参加校外培训的合法权益,我们建议您要理性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合法、合规的校外培训机构。
一、要选择合法的校外培训机构
合法的培训机构要求证照齐全、培训内容和办学内容相一致。
第一步看是否具有“两证”。第一个是区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第二个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或区民政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第二步看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上的机构规范全称与机构名称是否一致。
第三步看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上注明的办学地址与实际培训地址是否一致。
第四步看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
第五步看培训内容是否属于机构的业务范围,即看办学许可证上面注明的办学内容是否与实际培训内容一致。
二、要查看培训机构场地是否安全
合法的培训机构要提供与培训项目和规模相适应的场所。
一是培训机构不得选用居民住宅、半地下室、地下室及其他有安全隐患的场所,办学场所要相对独立、完整。
二是培训机构所在场所要求在5层以下(含5层),有安全双通道,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应急灯等消防设施。
三是在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四是培训场所按要求安装电子监控系统,一对一教室必须安装监控,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要查看培训合同是否正规
交费前,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使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见附件)。对于有意加重家长、学生责任,减轻教育培训机构责任的另定条款或合同,要注意保存证据。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合同主体与“两证”主体的名称是否一致,校外培训机构所加盖的印章是否与“两证”主体的名称一致。
四、要查看培训机构收费是否规范
培训机构收费行为要规范,一是在醒目位置设立收费公示牌,长期公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退费标准、退费程序等相关内容。二是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三是预缴学费应存入培训机构的银行资金监管账户。四是收费应开具国家规定的票据。请各位家长警惕各种优惠方式诱导,不要一次性支付高额学费,不通过“培训贷“分期缴纳培训费。同时保留好合同文本和国家规定的正式缴费发票,遇到收退费纠纷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五、要关注疫情防控是否到位
一是根据现阶段疫情防控形势和校外培训机构的特殊性,一定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首先,要加强孩子的自我防护教育,重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串班、不聚集,不散漫、不任性。其次,高度关注孩子参训场所的防疫工作,机构人员是否佩戴口罩,学生进入活动场所时,机构人员是否按要求测量体温并登记,活动场所是否按要求按时消杀并记录,机构内是否能看到准备足量的消杀用品和备用口罩等防疫物资,是否建立教职员工健康档案等。
二是疫情防控期间,培训机构实行封闭化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机构。对进入机构内的人员,包括机构管理人员、教职工、学生等,一律严格进行“四步入门法”,即一查(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二消(人员消毒)、三测(测量体温)、四登(进门登记)。为了大家的健康,请家长在接送孩子时配合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接送时即接即送即走。
三是疫情防控期间,培训机构需要建立学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切实掌握其假期去向及健康情况。请家长积极配合,如实上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行程动向,如确需请假外出,须向培训机构和所在社区如实报备。
六、要多关注孩子
假期是孩子休息调整、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希望您能够尊重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不把假期当学期,给予孩子留白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假期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接触、共同成长的最佳时机,希望您能给予孩子爱的陪伴,不要用报班补习代替亲子时间。假期是孩子发展兴趣、了解社会的关键时期。希望您把孩子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不要用学科学习代替假期活动。
家长朋友们,《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年已全面实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共同把握育人的时机和节奏,家校社协同努力,尊重孩子、关爱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最后,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团圆、新春愉快!
河源市源城区教育局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