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源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02007260470C/2021-00049 分类:
发布机构: 河源市源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0-12-21
名称: 源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2-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源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1-12-20  浏览次数:-

  2020年以来,源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各项工作深入落实

  一年来,局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了党建与业务有机相结合的工作,率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密码法》、《民法典》等各项新的法律法规,全力完成2020年各项目标考核项目任务,抓好“十件实事”、创文、党风廉政、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扫黑除恶、扫黄打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意识形态、普法、保密、政务公开等各项工作。

  二、强化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文广旅体局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各项管控工作疫情暴发初期及时下发相关文件通知要求文广旅体行业各相关企业停止营业,各公共文体场所停止开放,快速切断可能的感染途径。各行业复工复产后,坚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督促企业做好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反扑。二是落实驻点值守和市场监督巡查工作。全体干部职工从年初二起取消所有休假返岗值守,按照局职责组织多个工作组分别负责旅游景区、酒店、网吧、歌舞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巡查工作,坚持每日监督企业落实防疫措施情况;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长假期间,分管领导挂钩景区,并安排人员驻守重点景区监督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三是全力配合高风险人员隔离和信息上报工作。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景区、酒店高风险游客、住客和工作人员实施14天隔离观察,每日跟踪了解人员信息,与定点医院高埔岗医院、公安、街道办等部门强化信息共享,严防瞒报漏报现象发生。派驻工作组驻守定点隔离酒店,全力做好消毒灭杀,体温检测、后勤保障、人文关怀、费用减免等工作。四是落实社区防疫网格化工作。文广旅体系统共派出70多名党员干部和职工下沉到各村、街道社区一线岗位,配合做好入户排查、卡点监测、出入登记、环境消毒和隔离观察人员关爱服务等工作,全力支援村居疫情防控。五是积极开展文艺战“疫”活动。动员区山歌剧团和广大文艺创作者创作抗疫主题作品,共收集歌曲、诗词、快板、美术等各类型作品128篇,其中歌曲《不要怕 武汉》被广东省学习强国平台收录宣传推广,歌曲《你多么美丽》入选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优秀文艺作品选,歌曲《最美是你》,被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选送为“广东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选刊登在广东文艺网上。

  三、围绕中心任务,巩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局围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巩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一是部署迎接文化馆(站)评估定级工作。成立了专班小组,对标评估定级标准,积极动员和指导各文化馆站开展迎评工作,经省厅考核验收,7个文化站均达到二级站以上标准,东埔和高埔岗提升为一级站,埔前和源南提升为二级站。二是继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支持和指导源南镇、高埔岗综合文化站完成省二级站提质升级工程,协助埔前镇综合文化站争取项目建设配套资金,新增三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现已申请资金完善相关设施标准。完成了“源城区亲子阅读体验基地”挂牌成立工作,新建了一所漂流小书屋。完成了区文化馆电梯安装项目,增强了免费开放的服务效能。积极谋划和推动源城区美术馆和博物馆建设工作。三是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协助两馆七站开展“乡村美·百姓情”为主题的源城区2020年乡村春晚,“我们的节日”结合端午、中秋、元旦、春节、元宵等节日等开展系列活动共计316场。先后举办了2020年乡村春晚、“道德春联进万家”活动、文化下乡全民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文艺战“疫”原创艺术作品展,举办“浓情端午·传承民俗”活动、第五届童谣传唱活动、戏曲下乡村、业余文化团队活动周、槎城民俗节文旅形象大使大赛、文化惠民演出等。开展了文化志愿者进社区活动30场,以“美丽乡村·幸福奔康”为主题,在全区农村进行文艺惠民演出28场,通过开展群文活动,弘扬主旋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积极开展文艺精品创作。邀请文艺专家创作民歌歌曲《梦里东江》、民乐合奏曲《古邑欢歌》并参加2020年广东省第三届民歌民乐大赛;创作客家歌曲《客家酒歌》、客家风情歌舞《嬲到日头转西山》在省艺术花会、市艺术花会以及市第六届客家山歌表演赛中获得较好的荣誉奖项。创作了源城决胜小康组歌《喊一声幸福跟我走》,共12首歌曲,是目前我市、区首次以组歌的形式创作的音乐大作且具有代表性的脱贫攻坚重点音乐创作曲目。组织代表河源市参加广东省2020年“我最OK”广东全民才艺大比拼,其中口技B-box《节奏大师》荣获金奖、童声独唱《阿叼》荣获银奖。五是大力发掘传统文化。成功将“桂山茶”、“客家黄酒”等7个传统项目列入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将“客家童谣”、“铁炉功夫汤”申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开展了《河源山歌》收集整理出书成册工作。完成了源城区博物馆挂牌仪式,以及城南路古玩街立面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项目充分体现了客家主题人文风俗。

  四、多措并举,助力文旅市场复苏振兴

  今年,源城区旅游接待总人数716.89万人次,同比下降47.2%;旅游总收入61.14亿元,同比下降56.7%。受疫情影响,文旅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助力文旅体行业经济复苏。一是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先后投入297万元,在重点区域设置路旗、指示牌、导览图以及发放宣传折页,设置和完善了5个旅游集散和服务中心,并投放一批智慧旅游文旅一体机,聘请专家指导完善申报台账。最终在6月成功通过省厅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二是主动为企业排忧纾困。走访了解文旅体企业经营困难,落实旅行社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工作,做好省文旅厅开展有贷款需求文旅企业统计上报工作,为文旅企业向上级争取奖补资金等,截至目前争取到共计364万元,其中有249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和省级贷款贴息专项资金115万元。举办“河源人游河源”首发团仪式,鼓励全区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放心出游。三是做好旅游推介活动宣传。参加2020年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参加大连、大同、石家庄、肇庆端州旅游推介会,推介河源恐龙文化、客家文化、生态休闲、温泉养生、滨海旅游等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提升河源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四是举办2020年河源市(区)文旅墟市系列周活动。源味美食墟、温泉墟、水果采摘墟、民宿体验墟四场墟市活动,集中展示展销《源▪味》美食和我区文创产品、农特产品、旅游产品。五是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建设工作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5座及发放旅游厕所补助资金50万。六是推动A级旅游景区和产业园区的创建工作。指导高埔岗大水井社区成功创建国家3A旅游景区工作,野趣沟入选国家首批森林康养基地,积极推进大同文化旅游创意园区的申报工作,打造了客家灯光夜市街项目,将“灯光夜市街”打造成为老城区新的消费热点。是开通旅游直通车,大力宣传我区旅游景区景点。开通广州、佛山至源城旅游直通车,直达高埔岗巴伐利亚、客天下,这些旅游直达专线的开通,将更直接、更高效地将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带到源城来旅游。八是与市局共同推出河源“文旅消费惠民卡”。由第三方公司具体承办,各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积极参与落实优惠措施,从而实现政府财政资金直接补贴文旅消费,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九是全区民宿开展摸排登记工作。为加强民宿行业监管,推动民宿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发展,对全区民宿开展摸排登记工作。是做好行政审批和投诉处理工作今年,我局共受理行政许可审批(备案)业务77笔,其中文化企业55笔、旅游企业11笔、体育企业11笔。截至目前,源城辖区内持有效证件开展经营活动的网吧40家,娱乐场所45家,旅行社18家,A级景区4家,星级酒店2家。1-12月份,共受理电话、旅游监管服务平台、12345政府热线投诉185宗,已办结185宗。

  五、全面发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局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多方面发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梳理全民健身场地现状。联合区教育局、各镇(街道)开展体育场地调查工作,重新核实增减、漏报、误报等情况,全区统计调查体育场地2219个,分别归口1152家单位管理。全区体育场地总面积182.2947(万平方米),人均场地达到3.43平方米。健身路径增长率达583%,健身步道增长率达3646%。为科学制定全民健身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全力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根据省、市足球场地建设任务,落实6块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埔前镇公共足球场、高埔岗新作塘社区足球场、源南镇榄坝村足球场建设,源城区足球公园于11月动工建设,预计将于2021年4月底全部完成建设并开放使用。三是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成功组织开展了“8.8”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活动、“区长杯”中小学校园足球赛、联合区总工会举办“融大湾,庆国庆”源城区职工篮球赛、足球赛,联合教育局举办“体彩杯”源城区中小学生篮球赛、中小学生跆拳道锦标赛、源城区第二届青少年航空航模竞赛,上半年引进了一批高水平运动员,并于5月份开始各项目训练,备战明年第五届河源市运动会,力争卫冕总分冠军。四是开展源城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掌握好我区体质状况,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

  六、强化日常监管,维护文广旅体市场安全稳定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工作,坚持开展市场巡查,先后组织开展防汛防风专项安全生产检查行动,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安全生产检查行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安全防疫落实情况专项检查行动等,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500余人次,检查企业580家次,对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均已口头责令整改。组织人员对我区管辖的源南镇白田、榄坝、塔坑等村共145家户户通用户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联合市执法队对全市电视接收设施进行排查,对非法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进一步增强了对境外电视传播的管理,为创建“平安源城”提供了有力的传播保障。

  七、2021年工作计划

  继续抓好平安综治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充分认识平安综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的部署上来,将党风廉政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建设、禁毒、信访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到工作全局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文化方面

  1.以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工作为抓手,持续完善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夯实文化基础设施,推动源城区博物馆建设。进一步完善镇街文化站服务功能。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的系统化、网络化建设,实现15分钟文化圈,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2.提升文化品牌项目,以槎城文化艺术节、槎城民俗节、槎城童谣节等活动品牌为基础,立足源城实际,继续创新文化品牌项目,提升现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推进,结合创文工作,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3.积极培育扶持一批热心文化事业的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4.深入挖掘保护文化遗产。继续开展全区文物安全巡查,积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5.继续强化文旅体市场监管。加强文旅体市场日常监管创新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督,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协助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旅游市场审批,完善权责清单。

  6.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以文旅体融合为着力点,重点推进“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体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融合发展。

  7.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为宣传河源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计划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创作排演大型山歌剧《审计卫士•阮啸仙》,并开展2021年源城区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二)旅游方面

  1.补足全域旅游短板,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充分利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平台,补足各项公共服务短板,加快推进区博物馆、美术馆建设,全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对照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不断完善我区旅游公共服务配套。

  2.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全域旅游氛围。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营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浓郁氛围,同时在推介活动、文艺活动及体育赛事中加大对我区全域旅游宣传力度。   

  3.完善旅游吸引物,提升文旅企业品质。一方面利用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增加高质量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积极推进客天下客家小镇、巴伐利亚康旅广场、春沐源岭南小镇、新丰江美食街、五村连片及璞营地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高埔岗文创园、大同文创园。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现有旅游景区的智慧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增加景区内特色项目,推动智慧旅游平台的开发和功能完善。

  4.推动文旅体融合,带动产业发展。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家级体育项目落户源城区,并带入景区,在景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另一方面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研学活动,邀请省专家团队考察我区研学项目,计划将优质的研学项目落地。

  (三)体育方面

  1.继续跟进落实中国铁人三项赛事落户源城工作,加强与中国铁人三项协会沟通,向社会力量筹集赛事资金,待疫情稳定后筹备开展全国赛事。

  2.继续备战第五届河源市运动会,开展好各项目运动员选拔和训练,力争卫冕总分第一。

  3.做好2021年度国民体质测试工作,计划在11月完成数据统计和上报。继续开展区级科学健身指导站年度工作,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4.持续继续开展群众体育活动,“8.8”全民健身、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等各项赛事。

  5.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区文体中心篮球训练馆、中山公园的免费开放;二是做好镇街、村(居)、社区全民健身设施设备维护、更新工作。


  源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