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重要阶段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区委、区政府赋予我镇的目标定位,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源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更加明显。2021年我镇较好完成了七项主要经济指标任务,其中外贸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户数均超额完成任务。白田葡萄、双下中华蜂、塔坑石斛、下坝茶叶等“一村一品”呈特色化、精细化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谷、水主题产业园等产业规划蓝图已绘就,怡宝饮用水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有效。脱贫户的后续帮扶工作扎实有效,脱贫攻坚成果基本实现“三个转变”。农村基础建设全域推进,完成了双下路万年基桥段、风光村主干道沥青等道路升级,各行政村污水处理站、乡村公厕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推动美丽乡村逐渐成型。复耕复种任务全面完成,耕地保护更有力更有效,推动撂荒地变成了丰收田。
(三)服务大局与发展自我融合更加密切。基本完成了深河产业城A区二期项目、钓鱼台土地储备项目征收工作,滨江大道以西土地储备项目有序推进,全年累计征收土地23.93万平方米。积极配合市区高分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深入推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加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违规广告、露天焚烧等现象得到有效整治,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四)保障生命安全和民生福祉更加有力。新冠疫情防控的排查管控、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演练工作严实可靠,寒潮期间低温防冻工作牢牢守住了困难群体的生命底线。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一批生产生活留用地得到解决,镇公共服务中心、源南实验中学规划建设持续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严格落实维稳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党政班子成员包案调处责任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严密有效,各类社会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强。
(五)基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思想建设得到新加强。全镇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加深刻领悟了伟大建党精神、“两个确立”及根本宗旨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大大提高了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树牢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通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涵养深厚党史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汲取奋进力量,以积极发扬革命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两个维护”。二是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圆满完成了镇三套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了班子,并根据各班子成员的特点特长进行科学合理分工,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整体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根据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全面完成了各村(社区)“两委”干部换届选举工作,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新提升。围绕提升党员发展质量要求,全年共发展新党员17名、培养发展对象17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1名,组织力量得到新加强。三是阵地建设得到新加强。按照上级关于深化镇(街)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完善镇党建办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实现了镇级党建工作平台高效有序运行。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7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得到升级优化、村小组级党群服务驿站增至9个,织密了一张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基层党群服务网。四是廉政建设得到新加强。严格落实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三套班子联席会议、财务管理等制度和村级“两个联席会议”、村务监督、“三务”公开等制度,确保了镇、村两级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严肃了财经纪律、严禁了铺张浪费。全年查处2宗违法违纪案件,开除党籍1人、党内警告1人,切实纯洁了队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创业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总量和规模较小,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镇村旅游、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还未形成产业体系,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不大,效益仍不够高,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尚不够完善,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面对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分析,努力寻求方法,逐步逐项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按照“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思路,围绕打造全市“城市客厅”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抓机遇,加快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为抓手,加快推进水主题产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落地建设,以产业园区发展带动源南造血发展,在服务市区发展中借力借势加快自身发展。努力打造源南“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下坝建设项目,以点带面推动示范效应,带动村集体增收致富;推动白田崇志茶和葡萄、双下中华蜂蜜、塔坑石斛兰花等农产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打造源南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
(二)守根本,加快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筑牢绿色屏障,坚决保护好新丰江一级水源保护区、恐龙遗址保护区和大桂山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扎实开展增植复绿工作,逐步恢复三王坝河、金竹沥河等水体自净能力,铺就高质量发展亮丽底色。
(三)破难题,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完成钓鱼台片区项目收尾工作,充分把握钓鱼台片区开发建设带来的发展红利,全面融入“三江六岸”城市框架,全力配合“三桥十路”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创文巩卫等重点工作为契机,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乡村乡土文化保护传承、科学绿化美化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卫生保洁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提升五年行动,逐步补齐农机通道、农田水利、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破解农村土地集约难题,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加快串点、连线、成面,推动全镇乡村振兴整体提档升级。
(四)保民生,加快打造优质生活圈。把民生工程作为工作重心,坚持不懈推进镇公共服务中心和源南实验学校建设,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特殊群体,落实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积极回应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决做到依法行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建筑、消防、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危化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持续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体系,不断提高风险防御能力和安全韧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五)强党建,打造过硬创业队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高度自觉的态度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统筹推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真改实改的责任狠抓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大力改进工作作风。不折不扣落实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以白田马口岗和大塘浦党群服务驿站为示范,带动各村小组党群服务驿站高质量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阵地。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抓好纪律教育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廉洁自律、遵规守纪意识,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打造一支干净、干事、担当作为的基层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