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镇评审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标准〉〈国家卫生乡镇标准〉的通知》(全爱卫发〔2021〕6号)要求,自2023年1月起,全国爱卫办将对三年复审周期内的城市开展随机抽查,三年实现全覆盖。抽查工作采取每季度随机摇号方式进行,所抽到的城市将按照1:2的比例接受国家明查或暗访,抽查得分即为该城市周期复审最终得分。河源市迎接第一轮复审随机抽查周期为2023年至2024年,以后为每三年一个复审周期。为常态化做好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以下简称巩卫)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任务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爱国卫生运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认识、凝聚力量,坚持“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科学治理、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掀起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热潮,力求思想上有突破,方法上有创新,工作上有成果,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城市卫生短板问题,促进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确保我镇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得到常态化保持,随时能经得起国家随机抽查复审。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常态化巩卫工作机制
1.树立常态化巩卫意识。强化健康发展理念,将“大健康、大卫生”贯穿巩固卫生城市工作全过程,树立“每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层层动员,层层部署,推动镇域卫生综合治理由“突击整治”向“常态化管理”转变,推动巩卫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责任单位:各村(居、组),各相关职能部门)
2.建立完善三级联动机制。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国家卫生城市常态化巩固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巩固工作;各村(居、组)要同步建立健全常态化巩卫工作机制和督导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爱国卫生组织管理,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确保“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广泛开展每月一次大扫除活动。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逐步实现巩卫工作常态化。(责任单位:各村(居、组)、综合行政执法办、卫健部门、环卫部门、镇建部门、源南市场监督管理所)
(二)落实落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全方位落实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并做到最少每季度更新一期。卫生院(站)、学校、农贸市场、体育场馆要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行业健康教育;广场、公园、景点等场所可利用既有设施,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健康宣传;要广泛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健康科普活动。(责任单位:各村(居、组)、卫健部门、教文旅体部门、环卫部门、宣统部门、源南市场监督管理所、源南卫生院)
2.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进一步完善15分钟健身圈,建有全民健身设施的社区比例达到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大于2.2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完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以上。(责任单位:教文旅体部门)
3.全面巩固控烟工作成果。政府大院、各村(居、组)办公场所、卫生院(站)、学校全部达到无烟单位标准,各类场所张贴有醒目禁烟标识,尤其是政府大院、各村(居、组)办公场所、卫生院(站)要因地制宜设置户外吸烟区;公共场所(含宾馆、网吧、车站、餐饮店、公厕等)均有醒目禁烟标识;严格限制禁烟场所吸烟现象。(责任单位:各村(居、组)、卫健部门、教文旅体部门、源南市场监督管理所)
(三)抓好城市卫生综合治理
1.规范落实环境卫生基本制度。主次干道干净整洁,清扫保洁责任落实,着装操作规范,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大于80%;果皮箱设置规范合理,箱体干净整洁,积存垃圾清理及时;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卫生清扫保洁及时、日常管理规范;加强公共厕所设施的建设管理,公厕配置完善、卫生达标、免费开放,不低于二类标准,周边配有防蝇灭鼠设施;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密闭收运,无跑冒漏滴发生二次污染现象;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筑工地(含待建、拆迁、在建等工地)管理到位,卫生整洁,规范围档,无扬尘、噪音污染,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责任单位:各村(居、组)、环卫部门、镇建部门)
2.完善镇域基础设施设备。及时维修主次干道、人行道破损路面;窨井盖完好率98%以上,基本消除易涝积水点;绿地、绿化带补种及时、养护良好,无飘散、积存垃圾。(责任单位:各村(居、组)、环卫部门)
3.推进镇域规范化治理。“门前三包”责任制度落实;加大“六乱一跨”整治力度,尤其要加大市场周边乱摆乱卖常态整治和管控;强化商铺卫生管理,户外广告、建筑立面干净整洁;规范商铺无出店经营、占道经营;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齐全,满足垃圾分类要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在建工地管理规范,文明施工、措施齐全。(责任单位:各村(居、组)、综合行政执法办、环卫部门、镇建部门)
4.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卫生制度、农残检测等公示及时更新;划行规市,落实高台摆卖;摊位散落垃圾即产即清,市场内部垃圾密闭收集,及时清运;熟食档“三防”设施齐全,“三鸟”档符合“三分离”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灭鼠灭蝇设施;市场公厕清扫保洁到位,基本达二类以上标准。(责任单位:源南市场监督管理所)
5.消除卫生死角。环卫设施配置齐全,垃圾清运及时;环境卫生整治达标,无暴露垃圾、无明显卫生死角;道路硬化平整,绿化管护良好;庭院绿化美观,无违规饲养家畜家禽现象。(责任单位:各村(居、组)、环卫部门)
(四)精益求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持续做好治气、治水、治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规范,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功能区达到要求,无乱排污水、无黑臭水体;餐饮单位油烟净化符合要求,无油烟直排、油泥污染立面现象,宵夜档无露天烧烤现象;无噪音扰民,镇域环境噪声控制平均值小于55分贝,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大于75%;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无害化处置率100%。(责任单位:环保部门)
(五)加强重点场所卫生管理
1.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四小”行业卫生许可和从业人员管理规范,均能亮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到98%以上,卫生设施齐备,内外环境整洁;“四小”行业卫生相关产品、公共用品用具符合标准规范,美发店有皮肤病人专用工具箱及工具,小沐足、小浴室有禁止性病、皮肤病患者入浴标识;学校校医或专(兼)职保健教师配备比率大于70%,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100%,中小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职业病防治管理及时规范,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大于90%。(责任单位:卫健部门、教文旅体部门)
2.“三小”行业证照齐全并亮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率保持在98%以上,环境卫生整洁、落实“三防”设施;推行明厨亮灶,倡导文明用餐,落实公勺公筷,开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和活禽销售专项检查;加强流动摊贩监管,杜绝三无食品入市。(责任单位:源南市场监督管理所、综合行政执法办)
(六)提升卫生防病综合服务水平
1.加大病媒生物防制力度。长期稳定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不留死角、不留漏洞,以点带面及时消除辖区内大中型蚊蝇孳生地;开展群众性清积水活动,规范毒鼠屋管理,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95%。(责任单位:各村(居、组)、环卫部门)
2.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的人员和物资储备,落实传染病防控“四早”和“四有”要求。(责任单位:卫健部门)
3.逐步健全健康服务机制。落实慢性病防治规划、措施,基层慢性病服务建设到位,辖区内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疫苗接种门诊制度上墙,程序清晰,流程设置规范,辖区内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大于90%,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率大于9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率大于85%;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妇幼业务开展到位;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人均预期寿命大于78.3并逐年提高。(责任单位:卫健部门)
4.持续强化疾病和医疗服务。定期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交通枢纽、重点场所配置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标识清楚;医疗机构投诉接待制度落实到位,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辖区内无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责任单位:卫健部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确保宣传氛围到位。在主次干道等重点区域,设置醒目的“国家卫生城市”宣传字样,通过宣传栏、LED电子屏、融媒体、自媒体等形式开展多样化宣传;景点、公园、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贸市场、银行、药店、沿街大型商铺等均应利用既有LED滚屏播放通俗易懂巩卫标语。(责任单位:宣统部门)
(二)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巩固国家卫生城任务,强化责任,加大力度,统一领导、统一安排部署辖区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严禁相互推诿。(责任单位:各村(居、组)、综合行政执法办、环卫部门、卫健部门、镇建部门、宣统部门、环保部门、源南市场监督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