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源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02MB2D29650A/2025-00004 分类:
发布机构: 河源市源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5-01-21
名称: 源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1-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源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23  浏览次数:-

  源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部署,结合区委及《源城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要求,不断深化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相关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理论知识水平

  (一)强化法治思维,全面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局主要负责同志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第一议题”学习内容,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等重要内容。结合《源城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使党员干部能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推进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紧扣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绩实效推动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要求,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提升河源“融湾”“融深”新高度;加快深化民主和民生领域改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学用结合,健全学法用法制度。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按照2024年普法计划和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议及参加区各项宣传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学法考试网等平台参加线上培训,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全体干部均完成2024年学法考试,强化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职尽责,切实推进法治建设

  局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带头述法述职,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数字政府”改革、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等工作,并将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法述职内容。同时,压实行使重大决策事前法律论证责任,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工作制度和机制,落实“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机制,坚持合法性审查,确保依法决策。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

  (一)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视频办”“跨域通办”和政务服务事项日常督查等政务服务工作,推进镇(街道)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进事项进园区,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效能。一是态化推进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目前,区级政务服务大厅共进驻35个行政审批部门(包含30个区级部门,5个市级部门)1382项政务服务事项(除涉保密以及场所限制外)已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83.9%,可全程网办率达64.4%。2024年累计受理业务159875宗,办结159820宗,办结率99.9%。二是推进镇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印发《源城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办事项指导目录》,统一规范镇(街道)可办事项,做到各镇(街道)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将社保、人社、医保、卫健、残联、民政等单位114个事项全部进驻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同时,全区82个政务服务场所已完成形象标识统一规范工作,统一设置志愿服务岗和“帮办代办”等服务窗口。三是拓展“跨域办”范围。全市34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市内通办”可在江西赣州、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汕尾等6个城市双向办理市级6个部门的52项政务服务事项;落实省统筹225项跨省、省内通办事项。同时与深圳市龙华区等8个省内外地区建立“跨域通办”合作协议,以“线上+线下+自助终端”模式,形成“大政务”服务联盟,实现我区105项政务服务事项在多地“异地可办”。四是聚力“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国家2024年第一批1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已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上线,线下政务服务中心同步提供咨询、引导、帮办服务。五是动政务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借助“视频办”服务专区,75项高频便民利企服务上线“视频办”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办事咨询、网办辅导、业务受理全流程服务。六是推动落实“推进一批政务服务事项进园区”,共调整1159项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代办形式前移至工业园企业服务中心受理,推动政务服务“入园进企”,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制定《源城区政务服务满意度常态化测评通报和问题征集督办工作方案》,实行满意度常态化测评通报和问题征集督办机制。每季度进行一次满意度常态化测评通报,倒逼部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进一步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窗口设置问题征集点,广泛收集企业、群众对我区政务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问题督办机制,安排专人全程跟踪问题处理情况,及时督办、催办,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三)做好“互联网+监管”工作。依托国家、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事项动态,推动监管事项统一标准、统一内容,并实行动态化、标准化管理。

  (四)强化效能监督,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建立完善线上线下融合的监督评价体系。线上全部办理事项实现“好差评”统一归集,线下区、镇(街道)政务服务场所纳入“一次一评”管理体系。2024年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好差评”模块共产生办件55768件,共收到评价54151条,评价覆盖度97.1%;共收到好评54146条,好评率99.99%;共收到差评5条,差评整改率100%。

  (五)推广粤系列应用,推动政务服务“指尖办”。一是持续推进粤基座平台建设,开展村级证明事项标准化和电子化改革,打通村级服务“神经末梢”,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二是深化“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在基层应用。目前,我区已实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全区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工作,已部署“粤智助”85台,上线可办事项268项,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成”。三是推广“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区政务服务大厅显示屏、户外宣传等方式宣传推广,提高知晓率。目前超9.3万户市场主体注册使用,企业办事实现“不出门”“掌上办”。

  (六)多措并举解决群众诉求,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一是积极做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承办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办结群众的诉求,及时处置、跟踪、回访群众诉求办理情况,发挥热线“倾听民声、服务民众”的重要作用。2024年累计受理市12345热线平台转派工单52036宗,按时办结率达99.98%;群众主动评价满意率达81.46%,较2023年底提升37.32个百分点。二是扎实做好“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相关工作。深入实施“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2024年共办理市、区两级“面对面”工作专班征集有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4宗,其中,办结281宗、阶段性办结33宗。三是做好《民情日报》刊发工作。全量归集、整理、研判各个渠道发现、上报、收集的信息,每日摘录群众诉求办理情况、民情焦点热点和疑难复杂事项编入《民情日报》,推动实现一般问题快速解决、疑难复杂问题100%推进。2024年共编发民情日报253期。四是依托“源城发布”微信公众号上线设立“书记信箱”与“区长信箱”,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务求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率。自2024年2月18日开通“书记信箱”“区长信箱”以来,“书记信箱”受理群众意见和建议883宗、“区长信箱”受理群众意见和建议365宗、各镇街“书记信箱”受理群众意见和建议76宗。

  (七)丰富宣传模式,提升普法宣传影响力。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新时代普法工作,坚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充分利用区政务服务中心和政府门户网站等宣传阵地,发放“粤系列”政务平台应用宣传小手册等资料,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同时,积极参加区有关部门开展的“民法典宣传月”“禁毒宣传日”以及“国家宪法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提升普法宣传影响力。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问题

  我局在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深入。一是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时,只是简单地通读文件或者会议精神,没有深入剖析其中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二是缺乏系统性学习,没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我国的法治建设历史、法治体系的整体架构等内容结合起来。让干部职工无法从宏观角度理解其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深远意义。

  (二)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佳。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区政务服务大厅、户外宣传等传统方式为主,对于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利用不足,导致宣传覆盖面有限,特别是难以深入到基层群众中。且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结合群众的实际生活和需求,使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参与度和关注度不高。

  (三)解决群众诉求能力有待提升。群众诉求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时有出现,问题复杂、牵涉多方主体的事件时有发生,部分诉求存在部门职能交叉情况,导致部分问题工单,需要反复沟通协调,影响工单处置时效,解决诉求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政务服务存在系统不完善、信息共享不充分的问题,不同部门的业务系统之间无法有效对接,“免证办”率不高。

  五、2025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提高队伍依法行政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法治的核心要义,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法治意识,不断优化行政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与民主性,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法治宣传力度。一是坚持以“第一议题”“三会一课”及个人自学等方式加强干部法治知识学习,通过政务服务大厅电子屏、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公开栏等渠道加大宣传,提高法治知识覆盖面;二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增强领导干部法治理念,带头模范遵守宪法等法律法规。

  (三)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把 “高效办成一件事” 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件事”主题服务窗口,推动义务教育入学、企业迁移登记、企业数据填报、大件运输、就医费用报销、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申请公租房、退役军人服务等8个以上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更大范围利企便民、省事省心的政务服务。

  (四)优化热线服务流程,提升群众满意度。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接诉即办管理办法,严格要求承办单位按照“1-2-3”工作要求办理,做到全流程沟通,确保市民的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回应,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