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工业园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来源:源城区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1-03-01 09:39:46
字号:
分享:

  2020年,区工业园管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全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2020年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狠抓项目建设,全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1.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园区坚持把“抓防疫、保增长、促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协调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园区企业正常生产和稳产达效。

  一是源城转移园44家规上企业,2020年实现:

  (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8.7亿元,同比增长7.3%。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亿元,同比增长8.8%。

  (3)税收入库3.2亿元,同比增长12%。

  (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77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75亿元。

  二是管委会25家规上企业,2020年实现:

  (1)实现工业产值28.93亿元,同比增长9.65%。

  (2)实现工业增加值6.26亿元,同比增长14.1%(全年增长任务12%)。

  (3)实现税收入库8887万元,同比增长1.5%。

  (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99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96亿元。

  (5)完成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3万美元。

  (6)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876万美元(全年任务8663万美元)。

  (7)上规企业5户,完成全年任务100%,分别是达烨环保、中电南威科技、中安谐科技、敏丰粮油、圣威玻璃。

  (8)上限企业2户(河源市二十支商业连锁有限公司、河源市骏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全年任务。

  2.项目引进及建设有效落实。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以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深圳、东莞为招商选资重点区域,紧紧抓住对口帮扶的发展契机,通过产业规划编制、招商咨询、环境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项目建设。组织和参与源城区2020年春季、秋季经贸活动,合计103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和投产,投资总额达312.1亿元,其中秋季经贸活动62个项目,投资总额176.1亿元。2020年,签约项目15个,合同投资额45.2亿元;新开工项目14个,合同投资额23.36亿元;新竣工投产项目7个,合同投资额21.5亿元。二是重点项目推进较慢。省、市、区1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4.2%。

  (二)着力加快园区建设,全面优化投资环境

  1.扩园工作加快推进。2020年,累计完成征地0.675平方公里(1013亩),超额完成扩园0.5平方公里年度任务。一是三期扩园(1030片区)累计投入征拆资金约1.2亿元,已丈量土地面积约911亩,已拍价土地约407亩;已丈量房屋面积约4.2万平方米,已拍价房屋约3081平方米;迁坟墓107座;二是低碳产业园累计投资征拆资金3.65亿元,已丈量房屋815栋,面积约14.18万平方米(已完成拍价工作),累计丈量土地面积811.74亩,已完成拍价606亩;迁坟墓23座。

  2.基础配套加快建设。累计投入3400万元建设资金,完善三期扩园行人道面积5.2万平方米、景观绿化带8630米,平整土地7万平方米;完成鹏城科技生态园土方开挖约20.5万立方米,占总土方量的82%,基础工程预应力管桩施工完成1500根,基坑边坡坡度休整完成40%;完成龙岭五、六路和规划路土方约17万立方米,占总土方量的80%。

  3.用地手续逐步完善。完成11宗用地挂牌出让,其中9宗工业用地(东翔电子、众智华创、科尔达二期、红漫天、你惠嵚、俊兴明五金、宝丰、时进、安焕),面积合计15.7万平方米;2宗商业用地(卓盈置业、深河共创),面积合计3.22万平方米。

  4.腾笼换鸟有成效。盘活闲置土地4宗(欧灵科技、斗牛科技、影领电子、科锐凝通讯),共约8.8万平方米。

  5.推进产业集聚水平有提高。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园紧紧围绕电子电器产业和“四新”(新电子、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产业项目进行招商选资。目前,园区共有落户项目146个,合同投资总额达424.9亿元,其中属于主导产业的项目有104个,占落户项目的71%,而且大部分是国家鼓励发展的电子电器项目。2020年,园区主导产业实现工业产值75亿元,占园区工业产值76%;实现税收入库2.02亿元,占园区总税收63%。

  (三)致力软环境建设,服务水平迈出新步伐

  1.在工业园关工委领导下,经与区教育局积极协调,解决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问题。今年园区有12名企业员工子女申请就近读书,解除了外来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2.协助企业招工。工业园企业招聘服务中心,并积极组织企业在周边的埔前镇、高埔岗街道举办招工活动,并在园区公交车站及公交车上分别设置招工信息栏,大力宣传企业人才相关招聘信息,切实解决企业招工和留工难题,累计为园区企业招聘人员320名。

  3.丰富文化生活。为活跃园区员工文化生活,工业园先后举办了2020年为企业送温暖活动、三八国际妇女节“你用美好服务企业,我用鲜花为你点赞”、“热血同行 众心抗疫”源城区工业园企业员工无偿献血活动等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新性,增强职工归属感、幸福感。

  4.尽心尽力、全心全意服务企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今年以来,园区共收到投诉12宗,已完成处理投诉12宗。同时,设立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调解矛盾纠纷等多项法律业务,安排志愿者和人民调解员人员为咨询者提供服务,累计拜访企业73家,解答企业咨询问题5个,解答企业员工咨询问题6个,解决企业与员工纠纷案件3起。

  5.加大政策支持。实行“零收费区”政策,对落户园区的企业,除国家规定的税费外,不收取任何地方性行政事业性收费。

  (四)加大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有成效。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工业园结合实际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提出有效举措,做到定责定人,实现精准扶贫。目前,工业园挂钩11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为了确保贫困户不出现返贫现象,工业园与高埔村联合实施高埔村保洁中心就业扶贫项目,切实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并用保洁中心收益分红给贫困户。今年以来,管委会解决高埔村扶贫资金12.1万元,同时积极响应6·30“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通过宣传和与工业园内各企业沟通,筹得资金18.8万元,定向用于高埔村贫困户。

  (五)全力构建和谐园区,落实统筹兼顾发展

  为保持园区社会稳定、促进园区社会和谐,工业园统筹抓好各项社会事务。一是抓综合治理。园区把综合治理工作作为维护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充分做好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工业园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管理服务。同时,为切实维护好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管委会与高埔岗派出所加强沟通协作,对园区开展了治安专项整治工作。二是抓信访工作。园区进一步规范了信访工作管理,加大各类矛盾纠纷事件的排查、调处力度,切实做好园区企业及周边农村群众工作。2020年以来园区接到2个信访案件,均已办结,得到了妥善处理。三是抓创文工作。自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园区投入约58万元资金配合开展创文工作。四是抓环保达标。根据市环保局的环评审查,园区已投产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没有超过已投产企业按地面积比例应排放量,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氨气、二氧化氮及氮气化合物排放达到总量控制要求。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要求,并稳定达标排放。五是抓安全生产。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以“119”消防宣传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图片、火灾纪实、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等多种形式宣传,并积极组织企业进行了消防演练,开展了工业园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检查工作,对企业生产场所进行了地毯式排查,确保园区安全、和谐。另外,管委会与园区企业签订了消防及安全生产责任书,牢固的树立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2020年以来,工业园排查企业共78家,其中一般隐患共321项,重大隐患21项,现正在推进整改工作,整改率90%,无行政处罚、公开曝光和问责单位。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从严治党有提高

  1.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工业园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纪党规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做到廉洁从政,自觉抵制“四风”等。认真落实党工委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做到责任明确,压实责任。着力开展谈话提醒制度,提醒干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到洁身自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队伍管理强劲有力。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以及“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今年以来,党工委成立基层党支部1个(湧嘉党支部),吸收预备党员1名,有效地壮大园区党员队伍。

  3.落实巡察整改。积极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照单全收巡察反馈意见,细化整改措施,建立专门工作台账,深刻反思,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指标增长缓慢。主要是受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和新冠疫情影响,复工复产延期、人员流动受阻等因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减产严重,园区44家规上企业减产的有22家,减产面达50%,其中减产最大的企业宏达物流达-98%。订单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尤其是出口型产业制造业。例如源力、丰叶、卡飞罗等出口企业效益下降幅度较大。相应影响工业增加值、税收及工业固投等指标增长。

  (二)土地瓶颈问题突出。虽然征地拆迁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而然仍比较缓慢,离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时间、任务要求有较大差距。一是三期扩园(1030片区)虽已完成工程招标工作,因无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目前仍无法进场开展“三通一平”工作,影响中欧科创园等项目落户;低碳产业园征地拆迁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因无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至今未“清表”;5G产业城仍停留在空间规划工作上。二是园区约30万平方米闲置低效土地,造成用地与产能严重不相匹配,制约园区的发展。

  (三)招商引资不理想。今年以来,管委会虽然洽谈了一批项目,但由于土地紧缺,迟迟无法完成签约,影响项目的有效推进。同时由于缺乏吸引企业相关福利政策支持,导致难以引进大项目和好项目。另外,园区落户企业几乎都是传统代加工企业,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经济效益贡献率较低。园区“龙头企业”航嘉、皓勤、理想彩印也均是代加工企业,除了规模体量大,企业自身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未形成产业链。

  (四)配套设施有待完善。随着园区新引进的项目逐渐增加,现有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已跟不上园区的发展需要,对招商工作、企业招工和留住人才等问题造成消极影响。

  (五)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随着园区开发规模的壮大,园区内人口不断增多,文化、卫生、教育、环保、劳动就业、社会治安、公共服务等社会性事务越来越繁琐,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服务企业手中无资源,方法以简单协调、咨询为主,解决问题效率不高。专职服务企业人员短缺,在做好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兼顾环保、工会、工商等职能部门分解到园区的各种繁杂工作,有限的人手经常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哪项工作急先奔哪里,顾此失彼,工作无法做透做实。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决策部署,全力“融湾”“融深”,打造“首善园区”发展目标,积极克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发扬“开拓、创新、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园区的经济运行、产业发展、配套建设、招商引资、扩能增效等重点工作,完善管理模式,优化服务功能,致力工业园转型升级,事项高质量发展。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力争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规模以上工业税收增速10%,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0亿元),完成扩园0.5平方公里以上。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招商引资力度。园区的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因此,积极跟进在谈的项目,力争引进一批电子电器项目和“四新”产业优质项目。同时,坚持“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的工作思路,确保各项工程调度有新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督促,最大限度压缩建设期,确保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狠抓扩园征地工作。工业园作为扩园业主单位,将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来开展扩园工作,积极加强与自然资源、房屋征收以及埔前镇、源南镇、高埔岗街道等部门的衔接沟通,共同努力,迎难而上,加快推动征地拆迁工作,争取尽快完成三期、四期、五期扩园征拆工作,为下来招商引资提供用地保障。

  三是狠抓园区服务水平。继续深化“亲商、安商、富商”服务意识,创造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投资环境。重点做好两方面服务。一方面是提升园区硬件服务。加快完善园区基础配套,重点推进鹏城科技生态园、电商综合楼、园区提标升级工程等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是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竭尽所能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抓好岗位业务培训,在熟练掌握法规、专业答复咨询、提升业务水平等方面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狠抓社会事务落实。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难”的工作宗旨,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为工作己任,继续抓好园区疫情防控、综合治理、治安、信访、扶贫、创文、环保、安全生产等社会事务工作。加强把控园区企业、群众反映的各项社会问题,使园区社会事务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首善园区,构建平安和谐园区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狠抓党的建设。坚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认真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党群活动等,打好单位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基础。坚持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机制。始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并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开展专题学习、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坚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培养党员等工作,促使园区党建再上新台阶


  源城区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2021年2月15日

   



政务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智能机器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本页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