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工业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工业园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坚定不移推动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7.03亿元,同比下降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7亿元,同比下降6.1%;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同比增长70.74%,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69亿元,同比增长84.07%。主要做法及成效具体如下:
(一)立足平台建设,扩容提质步伐加快。一是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有序推进。2023年,主平台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6.19亿元,同比下降1.5%;规上工业增加值17.41亿元,同比下降1.2%;实现全社会固投26.79亿元,同比增长42.8%,其中工业固投17.37亿元,同比增长44.63%。推动建成标准厂房约1万平方米。二是扩园开发稳步推进。围绕“东连、南拓、西融、北伸”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三期、四期、五期扩园工作,完成扩园面积约573亩,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亩均效益逐步提升。纵深推进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行动,因企施策,多管齐下,累计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237.02亩,占三年总任务数1322亩的93.6%,土地节约集约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狠抓招商选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始终坚持“招商第一、项目为王”理念,瞄准新一代电子信息、水经济、先进材料方向,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着力在引进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全年完成引进超亿元项目15个以上的目标任务。今年以来,园区顺利推动大鹏—源城对口帮扶协作“双向飞地”——河源源城(大鹏)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河源源城(大鹏)招商服务中心揭牌成立,成功引进春旺新材料、感之源电子等23个优质项目进驻园区(其中超亿元项目18个,主平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6个),合同投资总额达63.6亿元。
(三)着眼项目建设,产业集聚稳中有进。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挂钩服务联系企业制度,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服务机制,不断健全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到投产的高效服务流程,全力推动工业项目按照节点有序前进。今年以来,园区实现新开工项目15个(其中华润怡宝项目一期投资10亿元,特区建工项目投资18亿元),新投产项目10个,新上规企业8家。
(四)优化营商环境,助企发展成效显著。一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鹏城科技生态园、扩园项目“三通一平”、集中供热输送管道建设、光缆管线下沉等一大批市政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新建雨污水管网2000米,改造老旧雨污水管道78米,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二是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政策配套不断完善,《关于解决工业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问题若干措施》《源城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惠企政策接续出台。“首席服务员”工作落实落细,全力协助企业纾解在用工用地、水电汽热、融资速度等保障上的痛点难题,累计解决企业诉求56宗。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作用帮办代办,累计受理办结各类业务278件次,切实增强企业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组织开展人才招聘活动8场,帮助16家企业招聘员工1320余人,帮助61名企业员工子女就近入学。
(五)着力精细管理,整体形势稳定向好。一是安全生产监管有力。召开“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专题培训、“119”消防宣传月活动等多项会议,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压紧压实。今年以来,排查在建工地21家次、企业121家次、三小场所82家次,排查隐患共236条,组织企业签订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书121份,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二是环境保护从严从实。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完成园区规划环评影响跟踪评价报告。持续强化园区日常环保管理,全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为打造绿美园区提供有力保障。三是信访工作扎实推动。坚持抓早、抓小,全力突破化解信访维稳案件3件,办结12345市民热线投诉103件,协调解决欠薪问题3宗,及时消除信访隐患,为园区建设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四是综合治理走向深入。持续强化日常巡逻力度,扎实开展“六乱”整治工作、燃气黑点专项整治行动等,排查燃气企业205家、燃气公司瓶装燃气供应点1个,检查餐饮商户20户,整改完成率达98%;查处“倾倒淤泥”行为3宗,制止露天焚烧2起,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加强政治建设,园区党建基础夯实。一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开展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1次,确保“两个维护”落到实处。二是坚持创新方式抓好基层党建。持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展预备党员5名。持续开展“两个覆盖”工作,扎实推进3个“两新”党支部建设,组织“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上党课3次。同时,为园区所有未单独成立党组织及为联合组建党组织的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指导党建工作,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有效提升两新党组织建设质量。三是坚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刻汲取案件教训,扎实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组织全体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稳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3年,园区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承压明显。受原材料价格高、市场需求减弱等整体经济下行影响,规上企业产能没有完全释放,停减产面达53.57%,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年初预计目标任务尚有一定差距。二是产业发展短板明显。主要是产业集群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产业体系不健全。同时,园区企业多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效益整体偏低。三是个别项目推进缓慢。受项目企业建设资金筹集调度、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帝澳森家居、科旺科技等个别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四是承载能力有待加强。目前大部分项目征地资金未拨付到位,影响征地进程,加之后续完善基础设施还需较大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制约园区平台建设和产业项目承接。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工业园将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明确举措,以园区“四个年”行动(园区经济效益突破年、产业空间整备攻坚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强化年)为抓手,在平台建设、项目推进、企业服务等工作上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上向区委、区政府交出新的满意答卷。
2024年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以上,力争达到15%;完成全社会固投25亿元以上(其中工业固投实现20亿元以上);新引进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优先“专精特新”项目,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新开工项目10个以上,新投产项目10个以上,新上规企业10家以上;完成工业产业空间整备1500亩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盯中心任务,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大力实施园区经济效益突破年行动,积极克服各种外部因素影响,紧紧围绕主要经济指标,用好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工作机制,加大对精电显示、航嘉工业园等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重点企业进行逐个分析、逐月研判,找准短板,理清思路,制定计划,完善举措,确保产生更大实效。同时,按照“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掉队”的原则,推动联腾实业、易赛得电子、皓勤电子、宏达机械等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龙头企业带领中小企业齐步走的良好格局,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二)强化规划引领,全力以赴做强产业平台。大力实施产业空间整备攻坚年行动,拓展园区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加快建设做大增量。持续推进三、四、五期扩园,分批整备工业及商业产业发展空间,为项目落户提供坚实的用地保障。同时,狠抓扩园申报工作,借力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机遇,推动省级转移园认定范围由原来的4.6平方公里扩大到11.9平方公里。二是清闲促建做活存量。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通过采取收储清退、司法拍卖、合作共建等方式,多措并举盘活广晟投资、源力玩具等存量闲置低效用地,提高土地集约节约率,让园区的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释放园区发展活力。
(三)聚力项目招引,加快实现补链强链延链。聚焦园区“3+X产业”定位,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水经济三大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协同推进汽车零部件制造、先进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逐步成行成势、集聚发展。按照“高大上+链群配”的招商思路(“高”即高质量、高科技、高环保、高端化的项目;“大”即大投资、大规模、大牵引的项目;“上”即上档次、上层次、上效益的项目;“链”即产业链上下游的项目;“群”即集群化的项目;“配”即配套化的项目),以珠三角为重点招商区域,聚力引进一批有利于园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和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的优质项目。同时,及时跟踪对接深建大鹏投资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推动项目早日签约落地。
(四)提速项目建设,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集聚资源做强重点产业,集成政策、集中资源、集合力量,保障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积极对接自然资源部门,推动春旺新材料等项目尽快完成调规;加大与企业沟通力度,推动万桥钢模、佳鸿玩具等项目尽快动工,实现投资释放;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华润怡宝、特区建工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尽快竣工投产;全力协助时进科技、航嘉三期等竣工项目完善竣工手续,尽快投产见效;精准施策推动东翔电子、蓝盛科技等试产项目满产增产,达到预期目标任务。
(五)抓好企业服务,群策群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不断增强园区吸引力、竞争力。一是完善配套设施。深入实施“产业旺城”计划,加快完善文化、教育、医疗等功能性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园区提档升级。二是强化服务保障。落实落细“首席服务员”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涉企事项上报及督办、签约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等机制,在企业生产经营、要素供给、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帮助协调解决存在困难,帮助用活用好《源城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惠企政策,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六)严抓社会治理,坚决兜实兜牢发展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加强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切实抓好安全环保、信访维稳、社会事务、综合执法等各项工作,保障园区经济发展稳定有序。
(七)坚持党建引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一是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纵深推进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全年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园区实际,全力推动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在园区落到实处。三是在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上下功夫,对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党支部创建力度,不断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率。
(八)改进机关作风,着力提升园区工作效能。大力实施机关作风建设强化年行动,多措并举加强作风监督,督促干部职工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格执行考勤管理、请示报告、请销假等制度,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园区机关管理规范、运行有序、服务高效。
源城区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202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