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工业园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源城区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3-13 10:04:46
字号:
分享:

  今年以来,工业园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1139”具体措施,紧扣纵深推进“融湾”“融深”、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保持定力负重前行,集中精力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主动谋划、集聚合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指标稳步增长。2024年,工业园共有规上企业64家,当年新增规上企业7家,多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市工业园区前列。2024年,工业园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6.03亿元,同比增长22.8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43亿元,同比增长26.53%;实现税收入库3.7亿元,同比增长8.62%;完成全社会固投34.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工业固投23.76亿元,同比增长0.30%。

  (二)扩园开发深入推进。一是稳步开展空间整备工作。围绕全区大抓产业空间保障行动,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全力以赴、不折不扣推进大面积产业空间土地整备攻坚,完成工业用地整备1514.81亩,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空间保障。二是加快推进用地整治提升。针对闲置低效用地产出效益低、挤占发展空间、阻碍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强力推进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行动,累计完成用地整治提升1281亩,占三年总任务1175亩的109.8%,为优质项目落户提供了用地保障。

  (三)招大引强成效明显。以“项目为王”做大总量,紧盯新一代电子信息、水经济、先进材料产业链的重点环节开展招商,今年以来引进升杰实业、迈拓铝设备等优质项目21个(其中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6个,超亿元项目16个),合同总投资额达27.6亿元。

  (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工业园按关键环节分类,推动成立了交付专班、动工专班、投产专班。依托三个专班,抢抓进度,轮班作业,挂图作战,今年以来推动佳鸿玩具、感之源电子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合同投资额达25.3亿元;推动特区建工、时进科技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合同投资额达45亿元。

  (五)企业服务扎实有效。一是积极打造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推动商事登记、税务、工程报建、施工许可等1159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前移至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办理,企业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企业服务中心受理咨询类业务437件,办理业务83件,并成功制发首张营业执照。二是梳理优化《源城区工业项目办理证件工作流程图》,将项目签约至开工由原来的190个工作日压缩至126个工作日;项目拿地至开工由原来的85个工作日压缩至54个工作日,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三是率先在全市建立交地即开工、预验即试产、竣工即发证全流程高效服务机制,压缩全流程审批时间30%以上,成功推动特区建工钢构项目成为全市首宗实现“交地即开工、预验即试产、竣工即发证”的工业项目。四是与河源农商银行签订“整园授信”合作框架协议,获得“整园授信”10亿元,为8家企业授信1.5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工业园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带动能力还不够强。目前,园区大型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少,中小企业尽管有一定数量,但普遍经济效益较低,对经济发展支撑不足,导致园区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二是产业发展空间不足。虽然园区大力推进扩园征拆工作,但受资金短缺、用地指标申请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扩园进度整体较为缓慢,园区现有工业用地储备不足。三是招商选资还有短板。目前各地都在“请商抢资”,招商日益“内卷”,加之园区产业配套、政策配套相对薄弱,导致招商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四是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园区虽然已基本满足“三通一平”条件,但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少酒店、超市、餐饮、商务等服务业和商业配套,难以满足企业员工住宿、餐饮、娱乐等需求,一定程度造成企业“招工难”“留人难”。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区工业园将秉承“实干+专业”的工作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以“高效运营”为方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力争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以上,力争达到15%;完成全社会固投31亿元以上(其中工业固投28亿元以上),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超常规发展。

  (一)紧扣主责主业,促经济稳增长。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关注园区企业订单、产销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精电显示、航嘉工业园等重点龙头企业开足马力饱和生产,推动丰田纺织、联腾实业等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异能者电子、金金成文化等潜力企业等梯度入规,实现园区经济稳步增长。

  (二)拓宽发展空间,护航项目落地。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园区三、四、五期扩园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电子科技信息产业园(5G产业园)、低碳产业园、水主题产业园等产业承接平台,力争2025年完成“三通一平”0.45平方公里以上,确保至少储备工业熟地1000亩。深化巩固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成果,通过企业增资扩产、引入合作、兼并重组、转让开发等多种方式盘活100亩低效用地项目,着力提升园区土地产出效益。

  (三)强化招商选资,增强发展后劲。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与水经济、先进材料三大产业,选准、细分领域,分行业按类别招商。支持精电显示、航嘉工业园等龙头企业以商招商,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做大产业集群。持续加强电子科技信息产业园、低碳产业园、水主题产业园等重点载体吸引力,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优先“专精特新”项目,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

  (四)加快项目建设,做强发展引擎。一是倾心安一批。坚持落地比签约更重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千方百计破解各项要素制约,最大限度缩短项目落地时间,全面推进春旺新材料、迈拓铝设备、聚芯源科技等项目开工落地,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12个以上加快推进航嘉工业园三期、安焕电子等项目竣工投产,力争全年新投产项目12个以上。二是用心扶一批。加大对联腾实业、华润怡宝、特区建工等成长性高、发展速度快的企业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行业或细分领域龙头。三是精心谋一批。布局发展新能源产业,谋划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释放发展新动能。

  (五)补齐配套短板,增强承载功能。一是依托航嘉工业园三期临街商铺打造商业街。规划建设卫生服务站、警卫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引进超市、便利店、理发店、餐饮店等入驻街区,为园区企业员工和居民提供生活便利,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二是依托航嘉工业园对面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谋划建设步行街及灯光夜市,采取“营地模式”引进饭店、服装店、百货店、台球室等商铺入驻,以点带面打造成集餐饮、娱乐、体育、休闲等多维度夜市经济综合体。三是在三期扩园(1030片区)规划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用地用于打造商业综合体,布局建设超级充电桩、酒店住宿、餐饮零售、休闲娱乐等商业设施,弥补园区商业配套的空白,推动产城融合。四是在源城区共创投资有限公司名下的物业设立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员工食堂,解决园区企业员工就餐难、就餐贵问题。五是积极对接区卫健局,在航嘉三期临街商铺立源城区医共体龙岭工业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满足企业就近“看得好病”和“小病不出园”的需求。

  (六)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指挥部+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模式,研究组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制定平台公司组织架构、岗位设置和职能职责方案,实现公司与管委会的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公司投运营一体化、实体化运作,打造产业平台、资本平台、创新平台、招商平台、服务平台。

  (七)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优势。一是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持续用好领导班子挂钩联系服务企业、“1+1+N”等工作机制,全面解决企业咨询、求助、投诉、建议等方面事项,切实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二是全过程缩减审批流程。推动更多涉企服务事项下放园区,推进实现商事等事项线上办理,进一步缩减审批流程。推动实施“双容双诺三同步”改革,改“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助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三是全领域为企纾困解难。聚焦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全要素保障,一对一动态追踪,一条龙专业服务,跟踪解决困难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源城区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2025年2月15日


政务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智能机器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本页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