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千万”这组数字
频频出现在广东人的朋友圈
什么是广东的“百千万工程”?
小编带你一起了解“百千万工程”
1.“百千万工程”的定义是什么?
“百千万工程”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百千万工程”是何时启动的?
2022年12月8日,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3.“百千万工程”工作方向是什么?
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瞄准的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服务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
4.“百千万工程”的定位是什么?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的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十大新突破”之一。
5.“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范围是什么?
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全面实施。
6. “百千万工程”主要抓哪四项?
主要抓县域经济、县域城镇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
7.“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人员构成是?
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
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副总指挥
8. “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功能定位是什么?
在“百千万工程”工作全局中,党委管总、指挥部主战、职能部门主建,指挥部就是作战司令部。
9. “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有哪些组成机构?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具体工作,实行实体化运作,与省委改革办合署办公。在省级层面,省直相关部门成立了县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决策咨询等工作专班。
10. “百千万工程”工作专班有哪些职责?
省各工作专班按照省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要求,精准发力、集中突破,协调推进重点领域专项工作落实。工作专班牵头单位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专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
11. 省、市、县(区)三个层级指挥部办公室职能有何侧重?
省指挥部办公室侧重顶层设计、统筹抓总,市指挥部办公室侧重承上启下、督促协调,县(区)级指挥部办公室侧重攻山头、啃骨头、抓落实。
12. 如何加强“百千万工程”组织领导?
工程由省、市、区、镇(街)、村(社区)五级书记一起抓。
“一线总指挥”:县(市、区)委书记
“一线施工队长”:乡镇(街道)党委书记
“领头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13.“百千万工程”的目标任务是?
可概括为“一三五十”目标任务: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
到202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到2027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批经济强县、经济强镇、和美乡村脱颖而出,城乡区域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在县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望2035年,县域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省城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4.“百千万工程”具体如何部署?
县域层面: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统筹抓好产业兴县、强县富民、县城带动,让县域进一步强起来、富起来、旺起来,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
乡镇层面: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充分发挥乡镇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
乡村层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15.如何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推进要素配置一体化
推进生态环保一体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16.“百千万工程”如何抓?
坚持分类施策,突出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支持和对口帮扶协作,强化要素保障。
17.如何对全省的镇街进行分类?
《广东省乡镇(街道)分类办法》将全省的镇划分为城区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普通镇等5类。
18.“百千万工程”聚焦哪些改革?
“百千万工程”主要抓好扩权强县(区)和强县(区)扩权改革、镇街体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三块地”等农村综合改革、农村职业经理人等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19.如何强化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省级统筹、市负主责、县镇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强化政策支持:构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1+N+X”政策体系。
加大改革力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县镇扩权赋能改革。
建立新型帮扶协作机制:建立纵向支持、横向帮扶、内部协作相结合的机制,实现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45个县 (市) 帮扶协作全覆盖,做好惠州、江门、肇庆市12个县 (市) 的帮扶工作。
广泛调动社会力量:鼓励、引导、规范工商资本下乡;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发挥作用。
强化考核评估:统筹乡村振兴、产业有序转移等考核机制,建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考核评价体系,对市县党委、政府及省有关单位进行考核;既考核帮扶方,也考核被帮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