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源城生态建设,埔前镇紧紧围绕“美丽庭院”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联合群团组织,激发群众热情,扮靓乡村风貌,为乡村经济繁荣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绿色生态风貌。
聚力同心,党建引领群团共筑
坚持党建引领,群团发力共促发展。一是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联系户机制,组织党员在“美丽庭院”创建中发挥“五个带头”作用,有效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乡村绿化的热情和积极性,掀起“美丽庭院”创建热潮。二是积极发挥“半边天”作用,充分展现巾帼风采。依托省级妇女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凝聚“村妇联主席+执委+巾帼志愿者”各方力量,积极动员广大家庭参与创建;组织带领巾帼志愿者开展卫生整治、人居环境提升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聚星成河,推动乡村风貌蝶变
坚持科学规划,以“庭院”小美聚合乡村“大美”。一是合理规划功能空间,推动房舍变景观、村庄变景区。结合农村“四小园”建设,优化调整庭院的花(果、菜)园、圈舍、户厕、厨房等功能区域布局,增添阳台植绿、庭院绿化、植树栽花等绿美微单元,确保庭院布局整洁有序、整体协调,以点带面推动村庄环境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二是推动形成文明家风,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紧紧围绕“美丽庭院”创建标准,以“三美”家庭为抓手,引导广大群众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改善人居环境,树立清洁、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形成人人参与、户户争先、村村靓丽、处处和谐的良好氛围,推动“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聚焦善治,谱写乡村治理新篇
坚持全民参与,形成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一是参照“门前三包”制度,保持庭院“门前屋后”绿化干净整洁。通过发动“四旁”“五边”周边庭院农户主动认领管护任务,承担庭院周边的环境卫生责任,做到垃圾分类、定点投放,不乱倒垃圾、不乱堆乱放,形成常态化庭院管护机制。二是结合“红旗组”“红旗户”评比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美丽庭院”创建,投身到认真打理庭院,精心布置花卉、绿植等行动,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人人争创、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水平进一步提升。
聚势发展,焕发乡村经济活力
坚持探索“美丽庭院+”矩阵,打造“庭院经济”发展新模式。一是积极培育“美丽庭院+经济”模式,将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美丽经济等项目与美丽庭院相融合,推动庭院变民宿、农民变股东。如杨家小院、白云墅、耕读小院等充分利用自家庭院闲置空间和建筑特色,经营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等,让“美丽庭院”有“看头”更有“赚头”。二是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在延伸发展蔬香园等田园综合体,打造温泉酒店、禾悦庄、龙骨乐园、心型稻田等“网红”打卡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潜力,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美丽庭院”。2024年推动陂角村建设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中田、上村、坪围、高围建设市区级美丽庭院示范村,营造“一户美”带动“一片美”,“一片美”带动“整村美”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