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网站支持IPv6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 “百千万工程”结硕果,看源西三年焕新颜!
来源:源城发布
发布时间:2025-09-03 16:41:00
字号:
分享:

  槎城春风三度,源西繁星满天。自“百千万工程”的号角吹响以来,源西街道完成了一场静水深流的蜕变——产业之火点亮振兴之路、城乡之笔绘就新卷、服务之雨润泽心田、共建之光汇聚星河。让我们一同探寻这片热土如何旧貌换新颜,结出累累硕果。

  产业“种”出新希望,发展之基“旺”起来

  源西街道聚焦打造一体化预制菜产业链,推动农业升级与食品工业深度融合;着力做旺特色商业街区,激发消费活力;科学培育林下经济,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效益协同共进。

  一条预制菜产业链,串起“田头”到“舌尖”

  走进庄田村,一栋现代化综合楼映入眼帘。新村小组农产品综合楼这座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5789.61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楼,将成为预制菜等农副产品展示、交易、服务的重要平台。


图片


  源西街道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推动预制菜产业从田间地头走向百姓餐桌同步推进的惠到万家农产品中心项目创新采用点状供地模式,建设9000平方米的产业发展中心,集冷链冻库、加工车间、体验中心等功能,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预制菜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9万元以上;再通过农产品流通中心将预制菜等农副产品销往其他城市,构建起预制菜生产、研发、展销一体化链条,推动产业从“零星散种”迈向“集群发展”。

  一条特色美食街,让“烟火气”成为“生产力”

  庄田美食街焕新升级,一条长200米的美食长廊,串联起17家特色餐饮商户,苏咖啡、思康民宿、渔舟唱晚、年辉渔村等知名商户点缀其间,形成了业态丰富的消费动线。项目配套建设了游客集散中心、文创特色长廊,通过统一特色建筑风格、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集休闲、户外、娱乐、购物和餐饮为一体的客家特色文化体验中心,谱写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


  一片千亩油茶林,让“果子”变“金子”

  白岭头村千亩油茶基地项目扎实推进,2000亩高标准油茶林郁郁葱葱,1500亩五指毛桃蓬勃发展,生长态势良好。待项目完工将达到4000亩规模,成为源西绿色发展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同时,街道坚定不移推动绿美生态建设,新植绿苗1.5万株,并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城乡“绣”出高颜值,家园环境“靓”起来

  谁说城乡接合部一定是灰头土脸?源西偏要出整洁与美丽。粤赣高速按下一键美颜,铁皮棚消失了,绿树植起来了,外立面穿上了新衣,就连曾经垃圾乱堆的背街小巷,也在常态化的全民清洁日中重现清爽……源西正用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绣出宜居宜业的双面绣


图片


  两条主动脉,“一键美颜”

  曾经的粤赣高速、G205国道(源西段)沿线大型物料占道经营、违规广告、二手车行乱象问题较为突出通过城乡风貌管控行动,村居面貌焕然一新490处铁皮棚全部整治,392栋建筑外立面焕新升级,203栋房屋完成平改坡(檐)改造3890株新植绿树沿路延伸,形成一条条绿色廊道。源西街道用年时间,实现了从环境洼地风貌高地的美丽蜕变。

  共建共治共享,筑牢“洁净家园”

  全民清洁日常态化开展,2025年以来已累计组织10次集中行动,出动人员2200余人次,示范带动名群众共同参与,形成共建共治良好局面。整治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周边、房前屋后等脏乱差问题680多处,清扫清运垃圾100多吨。街道积极与保洁公司合作,在康乐路北社区、康乐路南社区打造村(社区)环卫工作室试点推动环卫作业精细化、规范

  厚植生态底色,打造“绿美源西”新名片

  源西街道近两年累计植树33000株(含8000株速生乔木),发动约1万人次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参与绿美工作。建成三个支部林及人大林、消防林、企业林共6个主题林,其中新塘村人大代表林获省人大常委会通报表扬,成为源西生态建设的亮丽名片。如今的源西,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生态底色越发明亮,人居环境更加宜人。

图片

  服务“暖”到心坎里,民生福祉“厚”起来

  源西街道把服务做进百姓的心窝里:网格员随叫随到,纠纷调解上门入户;随处可见的爱心驿站成了快递小哥充能站”;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层出不穷公益课堂、小修小补、就业培训、义诊义剪……为民服务推门就是、触手可及


图片


  党建引领“强根基”,基层治理树标杆

  万隆一品小区党支部首创“党建+邻里共治”模式,获《广东新闻联播》报道;新江三路社区、康乐路南社区、康乐路北社区组建党建联盟,联动业委会、物业、社会组织,民主提事、协商议事、联动办事,破解停车、环境治理难题;孵化培育“三路小喜调解队”“防溺水志愿服务队等内生型社会组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康乐路北社区入选团中央“团团活力圈”,全年无休、24小时不打烊,统筹31个“大党委”共建,摘得全国文明单位、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成为共建共治共享标杆。

  网格织密“幸福网”,精细服务到万家

  178个基础网格全面实现实体化运行,39网格之家建成投用,为基层网格员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创新建立网格工作站长+网格之家组长+网格员+楼栋长四级责任链条,并在康乐路南社区万隆一品小区打造河源首个楼栋长阵地。通过开展居民家门口点单,楼栋长派单,网格员接单,群众事后评单”的四清单服务形式,有序运行1234综合网格治理新模式,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闭环,让居民真切感受到暖心服务就在身边。

  矛盾化解“筑和谐”,民生底色更鲜亮

  充分发挥检察官联络点作用,持续完善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相结合的多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今年以来有效化解58宗矛盾纠纷。新塘村成功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源西街道被评为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街道),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成效显著,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合力“拧”成一股绳,共建共享“聚”人心

  产业的蓬勃兴旺,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城乡的焕然一新,绘就宜业宜居最美底色;服务的细致入微,提升千家万户幸福感。这些“旺、靓、暖”的变化,获得了每一个城市主体的认同,如今,他们携手与共,凝聚磅礴力量,用行动诠释共建共治共享就是最美的风景

  牵手高校与湾区:一条“双向奔赴”的共建路径

  源西街道开创全市首个镇街与高校全面结对的先河,与河职院党委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成功引入河职院博士团队进驻“进士文化产业园”,通过挖掘“古成之”文化IP等文化产业推进“百千万工程”。与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签订《友好街道协议》,积极承接深圳市优质企业、项目。与湖南商会结对共建,完成发展项目需求登记26个,16个村(社区)均已完成与1家企业结对共建工作,为区域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图片


  企业“应援团”:政企合奏的共富协奏曲

  众多企业积极回馈社会,深度参与街道建设:竞方律所、贤贵律所等9家律所认捐13.7万元、年辉渔村助力资金10万元、中铁广州局以公益+微利模式助力源西街道城乡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助力“扮靓”城乡人居环境;市属国资公司投资建设综合加油站;粤赣高速公司帮扶参与道路硬底化项目建设企业深度参与街道发展建设,实现政企双向奔赴、互惠双赢。

  暖流穿街过巷:工会驿站里的城市温度

  源西街道与河源市烟草专卖局结对共建,引进国企提供资金设计支持,联合打造工会爱心驿站。江源社区党员活动中心“户外劳动者工会驿站”获评“全国最美工会驿站”。

  新江三路社区推出社区合伙人模式,与26家个体商户和社会组织签订协议,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特长,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班21期,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爱心早餐1500余份,服务辖区居民3000余人次。


图片


  三年耕耘结硕果,砥砺奋进谱新篇源西街道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发展答卷。站在新的起点上,源西街道将继续保持的劲头、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奋力书写更加精彩的源西故事


政务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智能机器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本页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