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网站支持IPv6
聚焦“百千万工程” | 青春实践助发展!源城区2025年暑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源城发布
发布时间:2025-09-05 15:14:07
字号:
分享:

  骄阳难阻青春志,奋进彰显青年担当。在“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的重要阶段,团区委积极响应号召,以“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秉持“自主申报、自愿参与、按需设岗、属地统筹、就近实践”原则,精心组织2025年暑假实践活动,引导源城籍青年学子投身基层。此次活动得到青年学子热烈响应,数百人报名参与,90个实践岗位全部精准匹配,既为源城高质量发展凝聚了青春动能,也为学子们搭建了基层锻炼的成长平台,实现“服务地方”与“培育青年”双向赋能。

  一线实践育英才,青春建功显担当

  团区委紧扣“百千万工程”部署,组织90名大学生立足不同实践岗位,以实际行动参与区域发展各环节,在基层实践中实现能力提升与价值贡献的双向统一。在乡村治理领域,大学生跟随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项目现场,深度协助矛盾调解、文明新风宣传等工作,推动专业知识转化为基层问题解决能力。在文旅推广方面,学子走进万绿湖、河源恐龙博物馆等核心景区,以志愿导游身份讲解地域特色文化,同时参与短视频拍摄,为源城文旅品牌影响力提升提供创意支持。在服务企业与基层治理中,学子随业务骨干走访10余家中小制造企业,协助梳理数字化转型痛点,参与夜间经济专题调研;创新运用“大学生+方言”讲解模式,向居民精准传递防骗知识,助力强化基层防骗意识。

图片

  多维活动促成长,全面发展增素养

  以服务青年成长需求为导向,团区委搭建多元化活动平台,从能力提升、素养培育、情感联结三个维度发力,优化青年8小时外实践成长路径。身心素养建设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团区委依托“青年夜校”开设4期篮球训练专场课程,切实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与身体素质。

图片

  同时,注重责任担当培育,组织开展青年到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等主题团日活动,引导返乡学子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建设家乡的行动自觉,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图片

  此外,团区委还统筹开展交通劝导、蚊虫消杀、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在基层服务中践行奉献精神,进一步拓宽实践视野、提升社会服务综合能力,形成多维度赋能青年成长的良好格局。

图片

  搭建平台留英才,同心共筑家乡梦

  “引才回源、聚才兴源”为目标,团区委构建“知家乡、爱家乡、留家乡”三位一体青年人才培育与留存平台,搭建起大学生认知家乡、扎根家乡的实践桥梁。

  聚焦“知家乡”,通过“政策解读+实地探访+互动交流”立体模式,组织大学生走进源城重点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与乡村振兴示范点,邀请行业领军人才、基层干部讲解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及人才补贴、创业扶持政策,让大学生更懂家乡发展潜力与适配自身的机遇。

图片

  聚焦“爱家乡”,深挖本土红色故事、优秀乡亲事迹,开展“家乡发展分享会”“青年与家乡共成长”主题沙龙,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为家乡产业升级、基层治理、文旅发展提建议,增强建设家乡的主动性。

图片

  聚焦“留家乡”,专门组织学子参加“百万英才汇南粤”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助力大学生深入了解岗位需求及职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学习重点和技能提升方向;定期回访扎根源城大学生,协调解决工作生活问题,让“留家乡”成为长远稳定选择。

图片

  2025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子在基层实践中补足能力短板、厚植家乡情怀,也为源城推进“百千万工程”、优化基层治理、打造文旅品牌注入了鲜活的青年力量,交出了一份“实践育人”与“服务发展”相融合的扎实答卷。接下来,团区委将持续深化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引导返乡大学生在服务家乡中主动挺膺担当、释放青春活力,推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从“假期参与”向“长效赋能”转变,引导更多源城籍青年成为家乡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为源城高质量发展汇聚更持久的青春动能。


政务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智能机器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本页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