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街道紧紧围绕“一强四好”总目标,实施街道“135”具体行动,即锚定“老城新韵•和美新江”定位,打造“绿美宜居现代化街道、商服繁荣现代化街道、惠民善治现代化街道”三个现代化街道,着力在党建引领赋能、商贸旺街提质、人居环境提升、安全稳定保障、服务功能创优五个方面攻坚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党建强”,在“党建引领赋能”上攻坚发力。一是深化实施“红色引擎工程”。聚焦落实“大党建”“精治理”“微服务”“强阵地”四项重点措施,聚力打造红色共建、红色驿站、红色物业、红色订单等八个支柱项目,搭建城市基层党建的“四梁八柱”,集中彰显“红”的特色、体现“治”的成效,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二是完善民意速办工作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红色订单”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书记信箱”“区长信箱”线上联动,“党员服务赶圩日”线下搭台,做细做实民意速办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快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共受理工单161宗,办结160宗,办结率99%,回访率100%。三是推动“政企民”结对共建。积极主动与福田区莲花街道结对共建,与河源联通公司开展党建联建,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省内高校结对共建;推动6个社区与企业结对共建,目前6个社区分别与6个企业以就业帮扶形式结对共建。通过发出一份倡议书、动员一批社会力量等“四个一”活动,动员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身街道建设,推动形成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实施抓落实“五化”工作法。以任务清单化、问题精准化、工作流程化、管理精细化、督导长效化抓落实“五化”工作法为抓手,将街道全年工作要点40大类235项重点工作系统全面地梳理转化为工作清单、思维导图,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加快制定街道“一榜双令”攻坚落实推进制度,推动街道党员干部动起来、干起来。
二、围绕“发展好”,在“商贸旺街提质”上攻坚发力。一是加快特色街区建设。以打造“商贸购物线”为抓手,做好沿街商业业态规划设计、行业引导、经营管理工作,连珠成串构建四大特色街区,推动老城商贸服务提档升级。以化龙路、长塘路、红花路为主线,以化龙商业圈、好万家数码城、徐屋亭、西门井等为依托,规划打造以服装、电子家电销售、历史人文景观等生活、旅游为主的商旅消费街区。以江宝路、大桥南路主线,以滨江金利大酒店、国潮天使酒吧、“日落江畔”美食营地、卫星煲仔饭等娱乐餐饮业为依托,规划打造以休闲娱乐、美食名吃为主的休闲美食街区。以中心街为主线,以中心市场、古亭市场、上角市场等为依托,规划打造以农贸产品批发零售为主的农贸集散街区。以学生路、河紫路为主线,以城南小学、新江幼儿园、河源中学等为依托,规划打造以文创、教育、培训等为主的文教产业街区。目前,在学生路城南棚改点谋划建设文荟现代生活馆,打造集聚绿色能源、文创教培、休闲美食等元素的现代服务业综合体、新江地标新名片。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招商工作组织领导,落实“一把手”招商机制,推动全流程跟踪项目落地。建立招商引资线索信息库,街道班子成员每人安排一个以上招商储备项目任务,各社区、各部门分别安排一个以上招商储备项目任务,全力挖掘身边招商资源。三是加紧空间资源整备。加快组建镇级国企,梳理城南棚改项目、石龙场工业村、新江工业园、儿童城、原源城汽车站等空间要素资源,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盘活、整合街道可经营资源,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同时,谋划发展社区经济,在经营好卫星社区和城西社区“飞地经济”的基础上,梳理盘活6个社区可开发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因地制宜建设“造血”项目,培育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四是加强营商环境优化。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政务服务机制,对辖区622家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推动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上规上限,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限上商贸企业5家,引进投资超亿元现代制造业及超千万元现代服务业项目各1个。对22家“四上”企业采取领导班子成员挂钩精准跟踪服务,向企业公布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电话,做到用心用情助企纾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三、围绕“环境好”,在“人居环境提升”上攻坚发力。以开展“爱绿、护绿、植绿”行动攻坚为契机,积极动员党员干部、乡贤、企业认捐认种,参与打造一片党建“初心林”、二个绿美公园、“四旁”“四边”绿化美化品质提升。目前已完成全年种植任务1300棵。通过建立“一树一档”全面加强对辖区8棵古树名木的巡查管护工作。以全市打造干净整洁有序镇街专项行动为抓手,每月对辖区6个社区、72个居民小组开展干净整洁有序专项行动考核评价,并进行排名,有效推动卫生秩序管控责任落实,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街道。
四、围绕“治理好”,在“安全稳定保障”上攻坚发力。一是绷紧“安全弦”。以“1+5+N”(“1”指以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为指挥中心,“5”指用好警示一视频、宣传一张图、防范一口诀、排查一张表、整治一档案五个工作形式,“N”指抓实消防、道路交通、燃气及危化品、建筑施工、水上安全、工贸等N个安全领域工作)为抓手,全面做好“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除患攻坚整治,做好困难群体用电用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自建房整治和出租屋管理等工作。每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夜查行动,目前结合整治电动车和网格信息录入工作一并开展。二是筑牢“防汛堤”。遇强降雨等极端天气,街道迅速动员部署,严格落实三防工作责任,安排街道班子成员和驻点干部下沉到社区和社区干部一道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及时抓好整改,强化值班值守,确保安全。三是压实“稳定盘”。以创建全省信访工作示范街道为抓手,全面推进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着力防范化解社会、金融、债务等各领域风险,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安全稳定工作,制定了《新江街道重要时间节点社会风险隐患点防控责任一览表》,包含综治信访、矛盾纠纷、禁毒及精防、安全生产及消防、城市管理执法、防灾减灾、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宗教管理、保密管理、困难群体、校园安全、退役军人服务、党员干部队伍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40项社会风险隐患点,明确责任人,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风险隐患点的防控、化解、管控工作。四是优化“治理网”。深入实施“七有”综合网格“一网统管”治理机制,划分49个网格,依托现有阵地资源建设1个网格治理中心、6个网格站及13个“网格之家”,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五、围绕“服务好”,在“服务功能创优”上攻坚发力。一是扎实推进文明创建攻坚。科学开展创文工作,制定了创文作战图、点位值守表、辖区全覆盖创文值守表,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把测评工作项目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到人。每月组织开展“文明大篷车”进社区、进公园、进学校、进小区、进商圈“五进”活动1次以上;组建关爱帮扶、调处纠纷、创文宣传、卫生清洁、应急先锋、快递外卖服务六支“文明轻骑兵”,发挥“小、快、精”作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二是积极办好民生微实事。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内涝点整治、背街小巷微改造、社区公园微改造、建筑企业结对帮扶、建立困难群体精准化管理服务机制等年度民生微实事,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三是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全面组织开展“绿美、富美、和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加快推进长者食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谋划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和志愿服务,积极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