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网站支持IPv6
源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04-10 09:55:09
字号:
分享:

源府办函〔2024〕7号


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区有关单位:

  《关于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金融局反映。



  源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3月31日   

   

关于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按照《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河源市源城区委关于贯彻〈中共河源市委关于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要求,以着力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和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金融服务重点,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和供给能力,有力推动资金、服务、产品下沉,着力打通区镇村金融“最后一公里”,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百千万工程”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发挥金融“活水”作用,为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推动金融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配置更趋均衡,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到2025年,源城区贷款总体超950亿元,存贷比达80%以上,农业保险深度稳中有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家以上企业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广东乡村振兴板”挂牌。到2027年,源城区贷款力争总体超960亿元,存贷比力争达85%以上,农业保险深度达到全市上游水平。金融产品更加丰富,金融资源持续下沉,区镇村高质量发展金融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到2035年,金融要素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效能充分释放。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机制

  1.构建优势互补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发挥优势专长,满足区镇村各领域金融需求。鼓励政策性银行对产业发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中长期信贷支持;持续提升大中型商业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引导产业链各经营主体,积极拓展地区“首贷户”;鼓励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深耕当地、支农支小,努力提高涉农和小微贷款占比,力争在金融服务短板领域取得突破。鼓励保险机构加大对市场的资源投入,扩大农村居民意外伤害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产品供给,着力提升保险服务能力。鼓励证券经营机构积极为项目提供上市挂牌、股权再融资和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对符合《源城区上市后备企业财政资金支持方案》的上市企业,最高给予630万元奖励。引导本地金融组织提升小额信贷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的补充作用。(区金融局牵头,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金融需求,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实际设立特色网点、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费用安排等方面向区域业务倾斜,提高基层放贷、承保积极性。鼓励银行机构优化区域网点布局,加强网点升级,推进适老适残化改造,优化区域客户体验。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普及到村到户的普惠金融服务工程。用好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国家政策,大力推进资助育人。鼓励完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点建设,提高镇(街道)村(社区)一级保险服务可得性。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鼓励开展线上信贷、保险、担保产品服务,推动区域金融服务家中办、指尖办、随时办。[区金融局牵头,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广驻镇帮镇扶村金融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千人驻镇”“乡村金融特派员”“金融助理”作用,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服务下沉,鼓励农信系统、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广“党建共建+金融助理/金融特派员下乡进村”等驻镇帮镇扶村金融工作机制,积极承接、争取上级部门派驻优秀金融人才到我区挂职,持续增强“融资+融智”金融服务,有效增强镇(街道)的联镇带村功能。(区金融局牵头,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金融供给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投入。鼓励加大中长期信贷投放,鼓励采用银团贷款、联合授信、投贷联动等方式进行项目融资,有效满足交通、供水、能源、物流、防灾减灾等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加大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短板领域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我区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引导对功能型国有企业金融支持,为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空间开发等提供合适融资渠道,推进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区金融局牵头,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区发展改革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城管综合执法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产业培育的金融支持。集中金融资源重点服务好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重要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厂房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增强为园区企业服务能力,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涵盖支付结算、融资、保险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并推动转移企业落地成长。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水经济及食品饮料、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等产业。指导金融机构开展面向制造业贷款工作,强化对企业的融资需求对接,助推全区制造业贷款增长。构建“股权+债权”“线上+线下”“境内+境外”的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提升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助力推动产业兴区,进一步做强城区主导产业。(区金融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6.强化镇(街道)联城带村金融支撑。加大对埔前镇打造中心镇,源南镇打造专业镇,东埔、源西、上城、新江、高埔岗街道打造城区镇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信贷资金流向镇(街道)村(社区)商贸市场、农产品集散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等项目建设,助力打造完善的镇域服务圈、商业圈、生活圈。围绕镇(街道)村(社区)居民养老、托育、休闲等公益性活动加大保险服务供给,鼓励为老年人群开展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统保,提升镇(街道)村(社区)老年人参保覆盖率,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发展投保门槛较低、核保简单、价格实惠的普惠型养老、医疗人身保险产品。紧盯基层移动支付应用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目标,围绕文化旅游、红色教育、美丽乡村等镇(街道)地域特色,丰富移动支付便民场景应用,深化移动支付在服务“三农”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推动移动支付下沉镇(街道)村(社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圩镇人居环境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激活发展镇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区金融局牵头,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市医保局源城分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7.深化乡村发展金融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加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金融服务力度,更好地提供畜禽、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入园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纯信用贷款产品,满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融资需求,全力推动传统农业向“小而精、小而特”都市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金融科技作用,打造“智慧村务”“互联网+”等农村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数字乡村建设。聚焦农村厕所革命、农房改造、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推广美丽乡村贷、农房风貌贷等产品,助力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塑造具有岭南文化气息和客家人文特色的乡村风貌。鼓励农村住房保险应保尽保,扩展保障范围。[区金融局牵头,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源城分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8.强化粮食安全金融服务保障力度。强化粮食生产主体融资需求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粮食生产、种植管理和抗灾保产的金融保障工作,满足农资企业经营发展和农业生产主体农资采购周转的多样化资金需求,有效发挥粮食收购信贷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鼓励金融机构在承贷主体、贷款利率、贷款期限上给予倾斜支持,探索高标准农田经营权质押贷款模式,优化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融资服务,加强重点领域建设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造提升。研究优化项目收益优先用于支付项目费用和偿还项目贷款的路径措施。探索市场化实施、商业可持续、长期综合经营收益还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经营+土地流转”融资模式。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保险,提供涵盖建设、灾损、工程质量及管护责任等风险保障。(区金融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市生态环境局源城分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助力农民稳定增收致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供应链融资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鼓励银行机构开发针对进城务工新市民、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的信贷产品,投放“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贷款支持农民技能培训,为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农村创业创收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持续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严格执行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做到“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应展尽展”。开展防返贫综合保险,适时扩大保障人群覆盖范围。扩大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税优健康险等政策性健康保险的覆盖面,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区金融局牵头,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市医保局源城分局、区供销联社、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10.以绿色金融服务绿美源城生态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复制推广力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源城模式”,打造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旅游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绿色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和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更多流向碳减排效益显著的领域,推动绿色经济更好发展。(区金融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生态环境局源城分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配套措施保障

  (一)增强市场主体融资能力。加强培育市场优质承贷主体,引导我区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结对帮扶机制,依法依规与镇(街道)村(社区)市场主体开展合资合作,帮助镇(街道)村(社区)市场主体提升融资能力和融资专业化水平。积极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及粤东西北产业转移基金,充实重点项目资本金和现金流。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金融局、区国资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融资服务和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支持“百千万工程”下沉到镇(街道)村(社区)的专项服务机制和融资需求清单。积极组织开展金融供需对接支持服务,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向镇(街道)村(社区)投入。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定期跟进、统计、通报项目推进情况,在市场化、法治化前提下为金融机构实现服务对接提供便利。[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金融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数据汇聚共享和数字化支撑。加快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配合市加快推动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发展改革、民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税务、应急、社保等部门数据汇聚与共享。推动公共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数据共享共用,在安全合规前提下,支持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提高金融供需对接效率。(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区民政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区金融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完善农村资产抵质押配套机制。做好与前期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衔接工作,有序推进林权入市改革,建立健全抵押、评估、流转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抵质押物处置机制,积极拓展抵质押品范围,激活农民“沉睡”资产。逐步对有抵质押需求的农业设施装备、存货、畜禽水产活体等动产进行权属编号,为金融机构办理抵质押登记提供便利。(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金融局、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建设良好信用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借助基层党政力量,联合金融机构“网格化”进村入户采集信用信息,将农业保险、农业补贴等数据转换为农户信用画像,深入推进整村授信。保持打击逃废债高压态势,提升金融案件审判执行效率,加大金融风险处置力度,保护合法债权,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主体采取公开曝光、行业市场禁入、限制高消费等惩戒措施,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区金融局牵头,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源城分局、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完善工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区“百千万工程”要素专班作用,统筹协调金融支持相关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项目调度和总结评估,推动解决跨部门、跨业态的金融支持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形成合力。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对本级金融整体发展以及配套措施落地情况负第一责任,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各职能部门根据分工各负其责。督促各金融机构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服务主体责任。[区金融局牵头,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财政保障。完善建立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金机制,推行“再贷款+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金”模式,充分调动银行机构放贷积极性,撬动金融“活水”流向镇(街道)村(社区)产业发展。加强金融部门对金融机构激励约束。统筹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区镇村项目建设。强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保障,优化财政补贴资金结算方式。(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金融局牵头,全区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督查督办。加强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的督查力度,实行一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制度,对工作得力、成效明显的镇(街道)给予通报表扬;对考核结果靠后、存在突出问题的镇(街道),采取通报批评、约谈等措施。[区金融局牵头,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区财政局、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宣传推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政策力度,组织金融机构常态化深入镇(街道)村(社区)、重点针对农村老弱病残弱势群体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及时梳理、提炼、总结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典型模式、创新产品、经验做法,通过新闻报道、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宣传交流推广,推动工作落实。(区金融局牵头,相关金融机构按职责分工负责)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政务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智能机器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本页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