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网站支持IPv6
聚焦“百千万工程”|埔前镇陂角村:央企助力谋发展,“绿富”双赢展新篇
来源:源城发布
发布时间:2024-09-06 09:46:51
字号:
分享:

  埔前镇陂角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今年以来,陂角村紧抓央企助力建设机遇,推动源城区首个“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完工,持续提升乡村环境“含绿量”、乡村产业“含金量”、乡村治理“含新量”,走深走实“绿富”双赢道路,实现全村焕新貌、添新彩、创新绩。

  1.jpg

  扩绿兴绿,乡村风貌再迎新“蝶变”

  充分发挥中铁广投公司设计专业优势,结合陂角村自然资源条件与文化特点,高标准编制有特色、低成本、能落地的设计方案,精心谋划埔前镇Y152乡道、河陂路沿线环境提升及“四小园”建设项目,沿线提升村庄“四旁五边”环境,升级打造村庄标识节点、绿美生态小版块和美丽庭院。

  连“步步景”成“处处画”。聚焦“四旁五边”植绿补绿,美化补齐广东省最美农村路Y152乡道130棵宫粉紫荆、750株黄金叶球树与7500平方米黄金叶色带,全方位提升春沐源景区主通道,新植簕杜鹃球300棵、洪锦木球400棵,变“河陂秋枫路”为多彩景观廊道,Y152乡道与河陂路全面添绿添彩、人气火爆。聚焦主要村道全线提升,沿线补充建设“小菜园”“小果园”仿竹不锈钢护栏70米,同步开展菜园规整、果园地表清杂,变Y152乡道、河陂路沿线55户村民家门口“方寸地”为生态景观小版块,成功绘就一步一景、步步皆景的绿美陂角新图景。

  变“小家美”为“区域美”。借力项目建设“东风”,整体提升Y152乡道、河陂路沿线庭院围墙,统一铺贴客家风格外墙砖,喷涂真石漆超2500平方米,成功变风格参差简陋为整体协调美观。激发村民主动参与意识,发动陂角村“美丽庭院”志愿者服务队和“美丽庭院”园艺师入户指导村民规划庭院空间,结合万株果树进农户等活动,引导农户认领栽植黄皮、柠檬、砂糖橘等经济果树,自主打造自家庭院为绿美微单元,累计建成美丽庭院100处,陂角村成功入选广东省“美丽庭院”村。

  2.jpg

  文旅赋能,乡村产业再现新“出圈”

  重点建筑业央企示范带动,明确全过程、全工序的施工工艺标准,严把安全质量关、严控现场重点环节,以一流施工建设能力践行央企担当,以最快速度、最高质量打造陂角桥南侧绿美小树园建设项目为样板工程、精品工程,成为央企助力源城区“百千万工程”项目的第一个完工成果。

  盘资源、整要素,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春水”。突出生态资源禀赋,利用陂角河周边生态好、环境美、人气旺等优势,打造陂角桥南侧绿美小树园建设项目,通过改造建设陂角小学侧小树林,配套建设集装箱、游玩设施、亲水活动设施等,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美化亮化提升,打造露营地、咖啡厅等业态,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添人气、聚活力。助力集体经济发展,陂角村统一流转土地,由镇级富镇强村公司出租给第三方运营农文旅项目,为镇、村集体经济带来稳定收益。

  抓招商、促投资,实现村企合作“双向奔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吸引第三方投资100万元,升级打造绿美小树园为杨家小院棕榈岛,并引入特色餐饮、休闲娱乐项目,成功打造全新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杨家小院棕榈岛开业运营以来,顺利接住“暑期流量”,月均接待游客超10000人次,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利用自家庭院、闲置门店开设特色小吃摊、特产店等,并为杨家小院、白云墅、沈家土菜馆、客临农庄等特色民宿、农家乐增加大量游客,带动周边村民月均增收3000元。

  干群同心,乡村治理再添新“引擎”

  坚持以央企助力为牵引,坚持强化政策支持、突出要素保障、联合社会力量,“四位一体”抓好规划、建设、经营和治理,打造标杆性项目,形成央企带头、地方政府支持、村民参与的良好格局,为乡村治理注入新动能,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上下联动促合力,掀起干事创业澎湃热潮。推进纵向协同,建立区、镇领导指挥体系,实行区、镇领导同志包联项目制度,严格落实“每日调度”“一日一报”督促指导,确保项目按照时序节点紧密推进。实行横向联动,选派住建、农业农村、发改、财政等部门业务骨干到项目建设前线,确保协调服务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为项目建设“快步走”“马上办”集齐要素保障,切实形成上下联动推进项目建设的生动局面。

  干群齐心共发力,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立足服务群众出发点,认真落实源城区“百千万工程”“九个一”工作机制,由镇领导班子带头,运用“党群服务赶圩日”“禾坪说事”“家长会”等“接地气”的方式,与群众面对面讨论“百千万工程”项目方案,现场了解村情民意、回应群众诉求,引导群众完成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观念的转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利用“粤治美”微信小程序,开办乡村治理“积分超市”,结合“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先评优活动,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庭院绿化美化等各项工作,变“干部干、百姓看”为“干群齐心携手干”。


政务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智能机器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本页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