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
单位地址:河源市源城区河源大道136号
所在区:河源市源城区
上级主管部门:河源市源城区卫生健康局
级别:二级
等级:甲等
性质:政府办
是否医保定点医院:是
监督投诉电话:0762-2803081
邮政编码:517000
联系电话:0762-2803135
官方微信: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服务号(YCQRMYY)、河源市源城区医共体总医院(gh_8cfc1eff085b)
一、医院简介
医院基本情况: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的前身是东埔镇卫生院,而东埔镇卫生院是历经东埔公社卫生院,东埔乡公所卫生院,东埔区卫生院等多次体制变革而来,最早的东埔公社卫生院始建于1958年10月。1997年经源城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2010年12月搬迁到新院区。医院地处河源市中心城区,现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编制病床400张。医院现有员工68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97人,占职工总人数87.5%。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15人(正高19人,副高96人),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19.3%,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48人,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24.8%。全日制本科人员97人,占总人数的14.2%,研究生学历3人,占0.4%。经过多年发展,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源城区医共体总医院。
医疗设备:医院现配置有1.5T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16排螺旋CT和64排螺旋CT、DR、数字胃肠机、C臂机、四维彩超、高清胃肠镜、高频手术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骨密度测定仪、外科手术显微镜、4K高清腹腔镜、肾镜、输尿管镜、前列腺电切刀、钬激光治疗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动脉生理检测仪、无创血流动力检测系统等一批先进设备。
医疗中心和专科联盟:医院创建了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源城区危急重症疾病抢救和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全国爱婴医院、国家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诊疗基地;作为源城区医共体总医院,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辐射作用,分别与埔前分院、源南分院、高埔岗分院、源西分院、上城分院、新江分院、东埔第一分院等7家分院共建区域心电、影像诊断平台、慢病管理中心,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医共体诊疗模式。目前我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疾病专科、深圳市眼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妇产科、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等形成专科联盟。
技术项目开展:医院现已开展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脑保护伞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鼻内镜下鼻部筛前神经阻断术、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膝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经皮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无管化)、输尿管扩张导管联合输尿管镜输尿管狭窄扩张术、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脑血管畸形栓塞术等微创手术技术,关节置换、断肢再植、MIPPO术、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术、腮腺肿物切除+面神经解剖术、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刺留置引流术、HPV/E6/E7 mRNA检测、喉罩代替部分气管插管术、立体定向颅内血肿切除术、口腔即刻植牙术、高压氧治疗技术、血液净化、CRRT治疗技术、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免疫组化技术等诊疗技术。
教学与科研:为河源市卫生学校的教学医院,国家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包含内科、外科、全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骨科等18个临床轮转科室,拥有60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近三年来,承担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河源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14项,收录省级以上论文 24篇,主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2项。
二、领导班子
三、科室设置
临床专科:现有急诊科、ICU(重症医学科)、发热门诊、普外科、骨一科、骨二科、泌尿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脑科中心(神外、神内)、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全科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儿科(含NICU)、眼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康复骨病骨松科、中医科、皮肤科、麻醉手术室、健康管理中心、儿童康复中心。
医技科室:放射科、检验科、DSA介入室、超声诊断科、心功能室、病理科、消化内镜中心、消毒供应室、血透中心、高压氧科。
河源市重点临床专科:泌尿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
四、预约挂号
现场预约:门诊大楼一楼导诊咨询台
网上预约:微信搜索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服务号(YCQRMYY)进行预约挂号。
电话预约:0762-2803666
五、交通引导
可搭乘1路、3路、4路、5路、9路、12路、101路、102路、105路、108路、117路、201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