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天气转暖、降雨增多,我国已逐渐进入登革热高发季节。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
任何时候都会发生登革热吗?
不是的。登革热发病具有季节性,高发期为媒介伊蚊活跃期(气温稳定在25℃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登革热高发季节是夏秋季(8—9月),气候更温暖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部分地区,高发季节为5—11月。
登革热患者有症状?
热:发热,部分患者高烧可达40℃;
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骨骼痛,严重时疼痛剧烈,因此登革热又俗称“断骨热”;
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牙龈出血等;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皮疹,为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其他症状:恶心、呕吐、腺体肿胀等。
如何预防登革热?
预防措施:关键是防蚊!防蚊!还是防蚊!
做到三注意、五改造、一留意!
三注意
①注意出行:避免在蚊虫出没的草丛、水边逗留;
②注意穿衣:外出穿长袖长裤,防止蚊子叮咬,浅色衣物防蚊效果更佳;
③注意灭蚊:家里安装蚊帐、纱窗、纱门等防蚊用具,使用蚊香、电蚊拍、灭蚊剂等灭蚊用具,准备驱蚊剂。孕妇、6个月及以上的儿童可使用含避蚊胺成分(DEET)的昆虫驱避剂,孕妇使用避蚊胺浓度的上限是30%,儿童的上限是10%。
五改造
①封:封盖下水道,密封储水器皿,如水缸、水盆、水杯等(翻盆倒罐)。
②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③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④排: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如沟渠、花盆托盘积水。
⑤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等垃圾容器。
蚊子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聚集,比如水缸、水坛的内壁,蚊子繁衍下一代也是在水中,所以周围有积水的瓶瓶罐罐,很可能是蚊子的大本营,清理它们,刻不容缓!
一留意
前往东南亚等登革热疫情地区旅游,或周围出现登革热病例后,请时刻留意自身健康状况,若有发热、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旅游史、周围发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