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网站支持IPv6
源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源市源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2-01-11 11:35:48
字号:
分享:

源府发〔2021〕14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直属各单位:

  《河源市源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业经源城区第八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源城区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29日

  


河源市源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2月6日源城区第八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发展原则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更高水平的发展新引擎

  第一节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第二节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第三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第四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第四章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一节   推动产业平台扩能增效

  第二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第四节   提升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业

  第五节   繁荣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产业

  第六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七节   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章   立足新发展格局,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   加大有效投资力度

  第二节   全面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第三节   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

  第四节   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第五节   增强畅通“双循环”功能

第六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高水平的“双区”战略腹地

  第一节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第二节   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三节   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第四节   以软硬联通加速“融深”“融湾”

  第五节   加快形成与“双区”深度融合的产业链供应链

  第六节   全面增强“融深”“融湾”创新体系实力

  第七节   深度融入“双区”“大网络”“大市场”

  第八节   推进与“双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第七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构建城市发展新空间格局

  第二节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第三节   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第四节   打造城乡一体化源城样板

第八章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第一节   优先发展乡村产业

  第二节   提升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

  第三节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第四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第九章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高地

  第一节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提升发展文化事业

  第三节   繁荣发展文化产业

  第四节   传承发展优秀文化

第十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新基础

  第一节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一章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源城

  第一节   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第二节   打造生态保护标杆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四节   构建绿色生态经济体系

  第五节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十二章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打造更高水平的幸福源城

  第一节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第二节   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第三节   着力发展教育体育事业

  第四节   全面推进健康源城建设

  第五节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节   推动妇女儿童青年退役军人等事业发展

第十三章   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源城

  第一节   加强和创新现代社会治理

  第二节   大力推进平安法治源城建设

  第三节   加快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第四节   统筹发展和安全

第十四章   实施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完善规划体系

  第三节   强化项目支撑

  第四节   强化要素保障

  第五节   强化监督考评

附件:源城区“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项目汇总表




  本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河源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源城区委关于制定源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重点明确“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源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要求,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职能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三五”以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和市委七届历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抓住“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以“融湾”为纲,以“融深”为牵引,努力提升城市首位度,奋力在加快“示范区”“排头兵”建设征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妥善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逆全球化思潮等严峻考验,各项重大战略任务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步,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施“旺三强二高一”产业发展战略,有力推动经济加快发展。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3亿元(小源城统计口径),年均增长5.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68元,年均增长8.3%;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1.91亿元,年均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37亿元,年均增长6.2%;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69.63亿元,年均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18亿元,年均增长5.8%。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实现零的突破,建成全市首家“全国一站式物流分拨平台”。加快园区平台打造,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2亿元,扩园2.5平方公里,5G产业城、低碳产业园等专业平台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功举办系列招商引资活动,累计新引进项目192个,合同投资总额达346亿元,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建设。社会各界持续看好源城、投资源城,都市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落实中心城区“1+6”空间规划,全力配合市推动“三江六岸”生态城市功能廊道、钓鱼台片区开发建设,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11.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规模大幅增长,中心城区首位度不断凸显。大力实施“百街千巷”综合整治工程,打造精品示范街20条;“三旧”改造项目、鳄湖综合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城市断头路陆续打通,一批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和小公园、小广场完成改造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面推进,东埔河等水体整治取得实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全部办结,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全面深化改革卓有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镇街道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数字政府等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成效显著;有序开展“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取消和下放百余项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行政审批办理时间进一步缩短,全面实施“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个体户登记实现“同区通办”,政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医改工作取得新进展,落实公立医院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及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近20%。质量提升行动扎实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纵深推进,住房公积金全面完成“双贯标”。

  “融深”“融湾”质效双升。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快推进,体制机制“软联通”有序推进,在机构改革中设置“融湾”中心,积极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着力打造与珠三角平均水平的营商环境;积极主动承接“双区”产业转移,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深入,“融深”“融湾”,开放步伐全面提速。

  乡村振兴成果丰硕。借力深圳市大鹏新区及社会各界的倾力帮扶,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32户2340人全部高质量脱贫,5个省定贫困村高质量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71元,是2015年的5.37倍,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超过100万元,是2015年的27倍。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和“菜篮子”工程,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坪围无花果、陂角土鸡、上村枇杷、高围五指毛桃等特色产业项目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四好农村路”建设、“美丽庭院”创建成效明显,乡村治理得到加强,乡风民风更加文明。全力打造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埔前五村连片开发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坪围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高埔岗街道获评“广东旅游风情小镇”,陂角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上村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乡村公园化、景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充分发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促进就业功能,全区实现新增就业累计约3万人,失业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6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4676个,“5080”目标如期实现,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顺利完成,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残疾预防走在全国前列。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水平有效提升。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建成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一批槎城书吧,文化服务更接地气。粮食储备仓库顺利完工,初步建成集粮食储备、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一体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平安法治建设成效显著。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全面铺开,圆满完成国家重大活动期间安保任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省禁毒重点关注地区”成功摘帽。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解决。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面落实“七五”普法,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不断完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公共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成果得到巩固。

  同时,国防动员、双拥、退役军人事务、人防、史志、统计、档案、保密、统一战线、侨务、老干、移民等工作均有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等群团组织均有新成绩。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统筹开展,我国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进入新发展阶段,“两个大局”深度联动构成“十四五”时期广东发展环境的主基调,源城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面临的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源城实现产业升级提供重大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必将取得革命性突破,必将推动世界产生更大改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人类发展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健康、智能、品质和便利,这与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基本一致,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要素支撑。对于已经布局低碳产业园和5G产业园的源城区而言,将迎来转型升级的“拐点”。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源城集聚更多外部资源发展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扭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畅通经济循环。消费能力提升带动消费升级,居民消费将加快从生存保障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这为源城全域旅游产业提供巨大市场机遇。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这对源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提出新的要求,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

  ——绿色发展有助于源城在河源市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中做好示范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绿色化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均强调北部生态发展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提出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的新使命新任务,要求源城当好龙头、做好带头。我区一直以来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引进建设了一批以现代大型旅游项目和高端电子信息项目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项目。中央和省进一步把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为我们提供了加快绿色发展的新机遇,有助于我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有助于源城在河源市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中做好示范引领。

  ——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效应”使源城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将是“十四五”时期广东创造新优势、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的重大机遇、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我区地处“双区”辐射带动第一圈层,是深圳对口帮扶区,具有长期产业共建的坚实基础,完全有条件成为“双区”现代产业延伸区,成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区,成为与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成为大湾区的生态廊道,成为大湾区优质生活功能区。“十四五”时期,是我区加快全域全面“融深”“融湾”的重要机遇期,在深度“融深”“融湾”中实现与“双区”同频共振,以“双区”的高度和力度培植源城振兴发展的厚度和速度,借助“双区”建设利好叠加“乘数效应”和“双区驱动效应”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有利于源城在发挥“区”“核”双质中率先崛起。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是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对广东提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广东谋划新的更大作为的路线图。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对加快“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作出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进一步描绘了宏伟发展蓝图,将大力推进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对口帮扶协作、基础设施投融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支持力度。源城区既有“区”的本质,又有“核”的特质的独特优势,这为我区加大有效投资、实现振兴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有利于我区在省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中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源城注入重大发展动力。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互促共生、双轮驱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顺应城镇化发展大势、保持乡村发展活力,实现融合互动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国家“三农”工作的重点将逐步由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乡村振兴和促进城乡融合的政策措施,积极谋划和实施相关项目,有助于加快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距,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打造新发展阶段源城新的重要增长极和战略支撑点。

  二、面临的挑战

  ——湾区大城市虹吸效应对源城发展要素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各项配套设施的不断发展,交流合作、生产生活等日益便捷,穗港深等湾区核心城市的优势不断凸显,对大湾区内外资源的虹吸效应显著增强,我区将面临新一轮资源外流的风险。目前源城的综合吸引力相对较低,薪酬待遇竞争力较弱,产业园区还存在着配套不完善,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科研环境优势不够突出等情况,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挑战较大,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比较困难,难以在短期内利用充足的资源来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

  ——县域经济格局再平衡过程给源城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在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下,河源市积极推动辖内各区县经济发展格局再平衡再优化,城区经济发展诸多要素、资源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比如土地指标调整压缩、市级产业资源优先布局到其他区县,这使得源城经济发展受到巨大掣肘,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更多有效方式。

  ——以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的现实条件适应后工业化时代要求的挑战极大。我区尚未完成传统的工业化阶段,产业实力不强,财政自给缺乏坚实基础。而我国日益严厉的生态环保和自然资源管控要求,意味着此前许多地区适用的工业化道路,不再适合源城。源城需要在满足如今诸多“限制条件”的前提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绿色化进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绿富双赢、振兴发展,其中面临的困难多、挑战大。

  ——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能力有待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我区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引资引才的“金字招牌”。然而目前我区发展基础薄弱,生态产业体系构建有待加强;整体产业层次偏低、工业规模小,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新兴产业基础差,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足,生态产业不够壮大,绿色优势尚未有效发挥。在“十四五”时期更好发挥生态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等方面任重道远、需要积极探索、加大投入、不懈努力。

  综合研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区必须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带动消费升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在服务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实现绿色崛起。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持之以恒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坚持以生态为“本”、以现代为“魂”,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全市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和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打造全市综合枢纽、核心引擎,更好在“示范区”“排头兵”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奋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全市前列。

第二节  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区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落实顶层设计相结合,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决服从服务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坚持全区一盘棋,更好发挥各级各方面积极性,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定位

  ——提升城市首位度。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旺三强二高一”产业发展战略,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优势,补齐短板,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借力“双区驱动效应”,打造成为“双区”现代产业延伸区,在与“双区”产业的转移承接和互补合作中提升源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大幅提高城市集聚力和竞争力。

  ——打造全市核心引擎。发挥源城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在“融湾”上先行示范、深度融入,使源城成为承接大湾区功能疏解的承载地、对接大湾区的门户窗口。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在产业链条、规则体系、发展平台、经贸网络等方面与大湾区深度对接联通,力促打造深圳副中心城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将源城打造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打造全市综合枢纽。坚定“服务大局、共同发展”的思想,树立市区“一盘棋”的思想,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区集中集聚,增强源城经济社会方面在全市的中心功能,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使源城成为全市资源要素配置的枢纽中心。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源城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增强,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源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彰显。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文明素养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更加协调,建成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体育强区、健康源城和更高水平的平安源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优势持续巩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美丽源城基本建成。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源城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更加显著提升。经济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潜力充分释放,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供与需、内与外、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平衡更加协调,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更加全面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制度型开放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社会更加文明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清晰合理、优势互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优势持续巩固,生态系统安全性稳定性显著增强,绿色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治理效能更加显著。平安源城、法治源城达到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融合加速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高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表1  河源市源城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具体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十四五”年均增速

〔累计〕

属 性

一、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64.29

380

7.5%

预期性

2

全员劳动生产率

%

7.9

10.70

-

预期性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98.83

98.90

-

预期性

二、创新驱动

4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

-

20

预期性

5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32

2.67

1.51%

预期性

6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

%

12.3

13.3

-

预期性

三、民生福祉

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7.7

(预计)

-

与经济发展同步

预期性

8

城镇调查失业率

%

2.56

3

-

预期性

9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1.05

11.67

〔0.62〕

约束性

10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1.67

1.77

〔0.1〕

预期性

11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0

95

-

预期性

12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位数

0.51

5.5

〔4.99〕

预期性

13

人均预期寿命

77.8

79.5

〔1.7〕

预期性

四、绿色发展

14

单位GDP能耗降低

%

完成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15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完成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16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8.9

完成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17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100

100

-

约束性

18

森林覆盖率

%

51.74

51.81

-

约束性

五、安全保障

19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完成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20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亿吨标准煤

完成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备注:自2020年起,GDP统计口径改为中源城,但为了便于对比,“十三五”时期统一以小源城统计口径核算,“十四五”时期以中源城统计口径核算;中源城指小源城和市直,不含高新区和江东新区的城东街道办事处。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打造更高水平的发展新引擎

  坚持创新在我区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高端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协同创新,驱动源城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领域加强研发布局,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主动承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创新创业资源溢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拓展区。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创新研发平台在源城设立分支机构,坚持大湾区优质企业与先进技术同步引进,力争与大湾区在同一科技水平上发展。

  加快创新平台引进和建设。实施大湾区科技平台源城区共建计划,推动创新平台整合、优化升级和新型研发机构增量提质。重视基础研究,落实基础研究行动计划,为科技创新提供扎实的基础研究成果和能力支撑。

  完善孵化育成体系。争取与大湾区在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建设一批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及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引入“互联网+”“文创+”“农旅+”“网红直播”等新思维新理念,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大力推动源城区在大湾区招商引资、产业推介的展示窗口和飞地孵化器的建设工作。

第二节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树标提质”计划,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新增20家。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重点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骨干高企创建广东省高企百强企业。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促进发明创造增量提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区级知识产权保护扶持激励配套政策。落实市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强国家、省、市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逐步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优先支持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第三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实施更开放的人才政策,落实省、市人才新政,加速突破制约人才优势发挥的体制机制瓶颈,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完善引进体制机制,探索柔性引才模式,以“平台+人才”“项目+人才”“双薪双聘”等方式,持续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优化实施“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源城区企事业单位优秀科技人才”等人才工程,加快培育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加快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市场制度和适应源城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管理制度,解决人才资源在产业、区域等层面的错配问题。完善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职务发明成果效益分享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科技理论和科研诚信建设。

第四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科研成果与企业科技需求对接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有机衔接,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和三角互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和创新文化,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第四章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积极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切实推动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推动产业平台扩能增效

  积极承接“双区”产业延伸、企业转移,加强产业协作互补、协同创新,推进园区提质增效,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增量,增强经济支撑。

  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扩园认定和扩园工程进度,全力抓好新增工业用地征拆工作,拓宽工业发展空间。大力推进工业园三期、低碳产业园、5G产业城等产业平台建设。携手深圳大鹏新区探索共建共赢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推进鹏城科技生态园和中欧科创园建设。

  强化招商引资引智。加强招商引资、选商选资,围绕发展先进制造业,注重引进建设大项目、好项目和高科技企业,精准引进一批大湾区高端优质产业项目,不断增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质量,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保持8%的增长。积极谋划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高地,推进5G产业城规划建设,加快引进科技龙头企业落户进驻,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切实抓好项目落地建设,力促签约项目尽快动工、竣工、投产。

  推进园区提质增效。提升园区绿色化、循环化、生态化水平。坚持以产促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健全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完善配套设施“硬环境”和管理服务“软环境”,推动产业项目集聚集约发展。提高园区效益,坚持亩产论英雄,开展园区闲置低效土地清理行动,提升园区集约节约发展水平。

  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支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加快技改步伐,推动企业达产达效、做大做强,力争实现新增规上企业35家以上。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为企业发展提劲。加大对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多措并举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力促企业脱困。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推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包容性。

专栏1 源城区“十四五”产业平台建设项目

1.源城区低碳产业园建设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979亩,项目建设内容为土地房屋征收、土石方平整、市政管线建设及道路建设等工程。“十四五”时期,新增建设用地979亩,拉动投资100亿元、新增产值150亿元、纳税5亿元以上。

2.源城区工业园三期扩园(河背片区)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030亩,项目建设内容为土地房屋征收、土石方平整、雨水及污水工程建设、道路建设等工程。“十四五”时期,新增建设用地1030亩,拉动投资150亿元、新增产值200亿元、纳税8亿元以上。

3.源城区5G产业城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9023亩,项目建设内容为土地房屋征收、土石方平整、市政管线建设及道路建设等工程。“十四五”时期,新增建设用地9023亩,打造具有竞争力的5G产业链条,新增投资1000亿元、产值2000亿元、纳税60亿元以上。

4.河源鹏城科技生态园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9.2万平方米,打造集研发、商住、五星级宾馆、孵化器及高端厂房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十四五”时期,通过建设该项目,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为高附加值、轻资产项目落地打造一个发展平台,新增产值50亿元、税收2亿元,年租金收入3000万元。

5.源城区工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项目计划建设1栋高层研发(办公)大楼及1栋高层厂房,规划用地面积6677.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571.17平方米。“十四五”时期,预计可实现销售额度5亿元、纳税500万元。

6.源城区工业园智慧园区建设项目。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手段,打造工业园区智慧管理云平台,提升园区管理服务和能力水平,吸引高端产业落户。“十四五”时期,预计实现总投资5000万。

第二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强核工程、立柱工程、强链工程、优化布局工程、品质工程和培土工程),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布局先进制造业,打造源城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切实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各区域、各领域、行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坚持“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和“建链”相结合,培育发展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根植性、稳定性和竞争力。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建立完善高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增强源城产品的竞争力、影响力。以质量促效益,以品牌促发展,推动质量品牌建设。以打造源城质量为标杆,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实现源城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建立完善技术研发、专利布局和标准研制协同推进机制,持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质量层次和品牌影响力。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升质量创新能力,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工业质量和发展水平。

专栏2  源城区“十四五”传统产业升级工程

1.广东理想纸业有限公司中欧科创城项目。总用地面积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3万平方米,新建13栋厂房、3栋人才公寓、1栋综合楼,主要生产科教用品、文化用品、益智教学教具等。

2.源城区创晶辉精密塑胶模具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模具、五金塑胶制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

3.河源市蓝盛科技有限公司工业研发楼及厂房建设项目。标准厂房和宿舍楼、行政办公楼和产业研发中心大楼。

4.广东天丽高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年配电设备10万套建设项目。建4层标准厂房4栋、5层宿舍楼1栋和5层行政大楼1栋。

5.河源市伊罗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生产电引线、家用电器配件及其设备、精密型腔膜、模具标准件、高端路由器、千兆比以上网络交换机等产品。

第三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加快建立完善战略性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一张龙头骨干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一份重点项目清单、一套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顶尖战略咨询支撑机构),大力发展纳入省“双十”产业集群布局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现代轻工纺织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和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具有源城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经济增长新引擎。积极承接“双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外溢资源,重点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第五代移动通信与网络、数据储存与应用等产业。

专栏3  源城区“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1.广东贝仕达克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控制器及智能产品生产项目。主要建设厂房、办公楼、员工宿舍及附属配套工程,年产智能产品2800万个,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2.河源市富为实业有限公司电子组装产品生产项目。新建厂房、办公楼、宿舍等,年产35万台蓝牙耳机、56万台蓝牙音响,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3.广东时进科技有限公司家具家电产品生产项目。新建10栋厂房、1栋办公楼、3栋人才公寓,主要生产智能家具用品、家电产品、五金制品等,总用地面积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4.广东科达嘉电子产品研发生产中心。建设电子行业生产设备实验室、分析实验室、测试实验室、研发中心,建设生产厂房、办公楼、宿舍及配套设施,智能生产线建设。

5.安焕(河源)电子有限公司厂房建设项目。新建厂房、宿舍、办公楼。

第四节  提升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业

  巩固提升“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及巴伐利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成果,打造全域旅游“源城样本”,力争成为“双区”休闲旅游业重要承载区。

  打造旅游业发展“三大片区”。优化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以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水晶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保利·响水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为代表的高端旅游商务休闲区,以新丰江美食街、大同路美食街、新港路、万绿湖大道和雅居乐餐吧文化饮食街等为代表的客家美食区,以太平古街、鳄湖公园、李焘故居和文博园等为代表的主题文化体验区三大旅游片区。

  打造旅游精品路线推进原有景区景点改造升级,打造由南至北的城区西部旅游产业带,发展乡村民宿休闲游,打造旅游精品路线。提高行业服务品质,提升源城山水休闲、生态野趣、温泉养生、客家风情、主题旅游等五大旅游品牌知名度,推动源城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努力形成适度错位、相互联接、有分有合的大旅游格局。

  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实施环境优化工程,升级改造现有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环保设施、统一标识,将源城打造成为集休闲中心、娱乐中心、消费中心、商务中心和票务中心为一体的河源市旅游中心。建立集旅游信息基础数据、智慧旅游管理体系和城区旅游营销体系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智慧景区、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形成系统化智慧旅游网络。

  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发展“旅游+城镇化”“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水利”“旅游+科普”“旅游+教育”“旅游+文化”“旅游+医疗”“旅游+体育”“旅游+交通”等新型业态。加强旅游资源遗产保护,加强旅游环境动态监测,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倡导旅游企业节能减排,强化行业安全责任意识。

  强化市场开发和管理。依托现有旅游景区景点资源,唱响“四季曲”,促旺源城旅游市场。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客源定向拓展计划,推进新型营销方式与传统手段的融合创新,提升旅游联合营销水平。

  实施人才提质工程。创新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方法,积极开展旅游人才培养和人才开发工作。健全人才使用、激励和流动机制,激发旅游队伍的创造活力,形成良性循环,培养符合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最美导游”等行业评比活动,增强涉旅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专栏4  源城区“十四五”期间生态旅游建设项目

1.河源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旅游度假区项目。拟规划建设以低层为主的居住类产品,酒店、配套商业街、文化创意类产品;建设配套幼儿园及相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整体打造生态、自然、富有美学的人文景观体系和社区生态环境。总用地面积约290亩,项目总投资15亿元,预计2024年8月竣工。

2.河源客天下国际旅游度假区。拟建设客天下·客家文化中心、南区旅游项目、健康养老、景区配套升级以及客天下·二期旅游项目。

3.保利勤诚达(河源)响水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首期项目。规划建设生态旅居产品,酒店、配套商业街,迎宾大道、道路等;规划k12高级中学、24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功能;整体打造高端水平教育、度假疗养、商业服务、生态休闲、高端社区为一体的示范居住及优质教育功能区。首期占地面积约1600亩,总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

4.保利响水森林公园(计划分二期实施)。项目拟建设成一个集文化休闲、健身游乐、主题植被、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体育公园。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入口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公园客厅、主题植被、健身游乐设施、体育类场地设施、景观水体、给排水和电气等工程。项目规划首期总用地面积5.75万平方米(折合86亩)。

5.和福寨生态康养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包含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心、中医药博物馆、百草园、百年药坊街、杏林广场、七圣仙宫、会馆、主题酒店、养生别墅及公寓、中草药种植基地及配套设施等。

6.河源巴伐利亚三期康养项目。总用地1000亩,其中健康养生院约300亩,养老社区约700亩;建筑面积73.33万平方米,其中健康养生院约22万平方米,养老社区约51.33万平方米。

7.康旅广场一期。主要建设康养社区及康养中心,书院、运动医学中心、健身中心、特色SPA(水疗)、餐厅、生活超市等,用地面积5.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

8.国际康养生命谷项目。以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温泉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在其周边建设高埔岗街道新陂社区老村庄内文创园和大水井3A景区,以健康养生、民宿、饮食、夜间经济、户外亲子活动、创意创业等为内容。面积约12万平方米。将高埔岗街道打造成康养胜地,即“国际康养生命谷”。

第五节  繁荣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产业

  接轨“双区”商业和消费模式,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平台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源城区现代商贸流通产业繁荣发展。

  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优化完善商圈和专业市场的规划布局,提档升级、规划建设一批商圈商业街、美食街,加快推进商业购物中心、星级酒店、金融网点等现代服务业设施建设,打造城市时尚消费和品质消费集聚示范区。持续推进老城提质,打造老城新商圈,逐步做优现代商业业态。

  加快电子商务产业。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点面结合、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推进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引导企业转变传统营销概念,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助推企业加快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扶持发展一批网商企业,积极培育一批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物流配送和中介服务企业。

  推动消费升级引导商贸行业打造专业市场,推广连锁经营,开展促销活动,强化实体消费增长支撑,完善便民消费网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商业服务网络。发展小店经济和夜间经济,力争成为全省首批全国小店经济试点城市。

第六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加快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推动服务业发展规模持续壮大,优化服务业结构,力争形成专业高效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和优质全面的生活性服务体系。

  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信息技术、工业设计、电子商务、咨询调查、法律服务、现代物流等为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跨境电商、快递物流、大数据、文化创意、康养休闲、科创和中介服务、网络平台直播、会展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兴业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我区设立机构,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促进金融市场繁荣;加强银企对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稳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繁荣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发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社区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加快健康、养老、托幼、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发展,促进快递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升级。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推进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

专栏5  源城区“十四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工程项目

1.源城区花木企业总部基地项目。建设包含核心商务区、领军企业办公区、活力企业办公区、科技研发区、生活配套区、滨水公园等功能区。项目首期建设用地300亩,计划总投资30亿元。

2.深圳阿曼迪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源城区)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园。总用地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

3.物流园项目。建设供应链金融中心、数据服务中心、行业解决方案中心、顺丰智能分拣中心、顺丰冷链中心和顺丰智能云仓,为华南片区提供全方位的“互联网+”创新供应链服务和“快递+”智慧物流服务。待项目全面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纳税55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800个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顺丰集团公司投资兴建。

4.源城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打造2-10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培育孵化10-20家生产型企业,实现加速器内的企业年产值达到10000-20000万元。

第七节  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合理布局,推动产业布局、住宅建设、商业配套有机组合、良性发展。探索房地产与文体事业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建立新开发楼盘由开发商负责配备公共文体空间和设施的规范。

  加快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房地产产品供应体系,适时调整商品房供应结构,继续引导房企在做优存量、做大增量上下功夫,满足不同阶层消费者住房需求。同时,从旅游、养老、医疗、教育、体育、文化等方面寻求房地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形成多样化产品的房产消费,提升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第五章  立足新发展格局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不断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打造融入“双循环”的节点城市、重要通道,为现代化建设拓展新空间。

第一节  加大有效投资力度

  加大重大项目落地和储备力度。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督促调度,加快规划选址、用地、环评、水土保持等方面前期工作,加大土地房屋征收、市政配套、水电接入、资金落实等环节推进力度,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对确有必要、关系国计民生的在建项目,统筹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合理融资需求,推动项目顺利建成,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聚焦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综合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和能源供应等六大领域,分近期、中期、长期三类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形成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加强政府财力资金保障。统筹调度区级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保障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筹资支持力度。加快政府专项债券申报和使用,形成实物工作量。做好新增政府专项债券的项目准备和争取工作。加快启动土地储备项目。加强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加快编制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科学安排国有建设用地供应。

  创新投融资领域改革。稳定市场主体投资预期,提高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的积极性。提升投资领域要素配置的效能,建立发改+财政、国土、国资的“1+3”重大项目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引导资金、土地等各类要素协同向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等有效投资领域集聚。树立“大城建”思维,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导机制,统筹推进投融资改革工作。

第二节  全面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引导传统消费升级。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支持举办大型车展促销活动,优化汽车消费环境,推动我区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加强公共充电桩、氢能源汽车加氢站、智慧零售终端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源城公共交通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消费电子产品以旧换新,积极促进绿色节能家电、家具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带动居民消费。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促进体育消费,打造集休闲娱乐、体育、商业的消费综合体,支持引入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开拓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培育新兴体育产业发展。

  培育发展新型消费统筹推进商业、文化、旅游、农业等行业融合发展,深入培育消费增长新动能。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消费政策,大力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推动社区、批发市场、商圈、特色街等小店集聚区转型升级,引导中小百货大楼向邻里型社区购物中心转型。推动线下服务消费加速“触网”,丰富线上消费服务供给,培育商圈内各类“网红打卡”业态,培育出“人气指数”过百万的网红门店、网红景点、网红人物。探索发展电商直播、夜经济、沿江经济、周末经济、地摊经济、马路经济,推动步行街、商圈特色化改造,打造地标性夜生活示范区。提高消费品质量,增加养老、托幼、教育、健康等领域优质供给,拓展“互联网+生活服务”。

  大力促进乡村消费。引导农业产业园、规模化种养基地拓展旅游功能,打造休闲观光基地。引导大型商贸企业在镇(街道)布点,打造乡村消费集聚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主产区开展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推广“两品一标”认证,提高农产品电商化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品牌推介洽谈活动。

第三节  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

  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加快优化外贸商品结构,继续巩固和提升优势产品竞争力,推动出口产品向优质优价转变。鼓励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推动我区制造业提升装备水平和国际发展能力。鼓励企业由以劳动密集型输出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输出转变,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贸易,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培育发展外贸新业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本土民营外贸生产企业发展壮大。依托大数据平台,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数字贸易。有序推进市场采购、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加快形成“一般贸易+民营企业”为主、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外贸新格局。

  积极参与“路”建设。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和发达地区传统市场,支持优势特色产业、企业、产品“走出去”,建立海外营销体系。持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继续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着力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逐步提高自贸伙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区对外贸易中的占比,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重点开拓传统市场中新的细分市场和中高端市场。

第四节  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完善运输线路体系。畅通连接“双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动脉血管”,积极配合惠河高速主线(惠州平南至河源埔前)和粤赣高速河源埔前至热水段扩建工程建设。主动服务市区东环路改造及内环路北贯通工程一期建设,大力推动G355旅游景观大道、汕湛高速蓝田出口至河源市高新区连接线、白岭头香车公路升级改造、埔前街镇至蓝田公路改建等公路项目规划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水上交通互联建设,配合市完善提升东江航运系统和发展江海联运、铁水联运。

  加快建立物流体系。加快物流园建设,推进物流标准化,发展智能物流,引进和培育具有全省、全国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促进货运枢纽与物流园的融合发展。推动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规划建设大型冷链物流冷库。加快建立应急物流体系。

第五节  增强畅通“双循环”功能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市场、产业、科技要素融湾为重点,着力国内大循环,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

  以市场要素融湾为重点,畅通市场循环。充分利用“融湾”“融深”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与“双区”市场无缝对接,借助大湾区河源商会、协会力量,把源城更多优质产品推向“双区”大市场。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组织和鼓励企业通过“广交会”“进博会”等平台抢抓订单、拓展市场,打通融入大湾区、“买卖全球”的双向贸易通道,形成与大湾区深度融合的经贸网络。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大力支持餐饮、商场、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稳步发展,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把内外市场充分联通起来,把内需潜力充分激发出来。

  以产业要素融湾为重点,畅通产业循环。紧密对接大湾区产业布局,形成与大湾区有机联系、深度融合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打造“双区”现代产业延伸区。大力推广“‘双区’总部研发设计+源城制造基地”等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积极对接大湾区龙头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大湾区产业外溢转移的超亿元项目。主动对接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零配件、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源城产业能级。

  以科技要素融湾为重点,畅通科技循环。主动接受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辐射带动,谋划实施大湾区科技平台源城共建计划,转化“百名博士源城行”、科技与产业“融深”“融湾”活动成果,加快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区。谋划实施大湾区科技人才引进和科技企业交流计划,坚持大湾区优质企业与先进技术同步引进,力争与大湾区在同一科技水平上发展。

第六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构建更高水平的“双区”战略腹地

  把“双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源城改革开放的重大平台,利用“双区”建设整体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战略效应、辐射引领效应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借势借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打造成为“双区”发展的战略腹地。

第一节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先导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加快打造与珠三角平均水平的营商环境。

  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优化审批服务。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营造更加便利的政务服务环境,对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形成“一件事”的工作标准。对纳入“一件事”的政务服务事项实施一体化办理,推行“一表申请”,实现系统集成、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规范编制“一件事”办事指南,实现“一件事一次告知、一次办成”。

  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清理制约“放管服”改革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优化制度环境。加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探索开展区级行政执法机关与对民营企业法律帮扶工作,及时关注和解决民营企业法律需求,有效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探索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决策咨询机制,适时开展由行业协会商会等第三方机构主导、企业家代表参与的政策咨询和评估活动。切实落实惠企政策,依法依规制定惠企政策,优化惠企政策归口汇总机制,提高惠企政策清单更新频次,让企业及时了解、平等享受惠企政策。

  推进营商环境国际化。推进企业开办“一表申请、一窗发放”。全面推广运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在核准企业设立登记时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加快推进审批数据实时共享,实现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推进“多规合一”,规范建设项目用地生成服务工作,加快构建工程建设项目“一张蓝图”。推进“多审合一”,实行联合审图,提高施工图审查效率。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精准服务重点企业,采取“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方式,针对性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建立健全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提升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组织定期走访、情况通报、联谊交流。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建言机制,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营造亲商、稳商、重商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产的重组整合和结构优化,推进国有资本更多向基础性、公共性、资源性、引领性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支持运通、源联和共创等区属国有企业做活做强做优。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鼓励区属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全区基础设施、民生性公共服务建设。

  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鼓励区属国有企业在投资项目、项目公司层面,稳妥吸收民营经济、外资经济、集体经济参与。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在项目开发中吸纳村民资金或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新型合作经济。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鼓励非公资本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民营经济事业单位的改制重组。完善对中小微企业在创业、创新、融资、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挖掘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争取建设用地资源向中心城区和重大项目倾斜。推动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与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发展各类市场化交易平台,完善要素交易规划和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出清机制,促进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流动。加大“信易贷”模式推广力度,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第三节  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全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向纵深发展,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数据互通共享,促进部门业务流程优化及工作协同,加快政务服务“一门、一窗、一网”办理。整合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资源,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优化电子政务云平台,大力开展数据治理工作;推动电子政务大数据应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数据归集,建设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体系,全面深化政务资源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加强统筹协调,把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建立起来。

第四节  以软硬联通加速“融深”“融湾”

  加快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强化“融深”“融湾”体制机制保障,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服务和配合省、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与大湾区立体交通一体化体系,打造与大湾区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生活圈,实现与大湾区交通的多维对接、快速通达。持续推进体制机制“软联通”,坚持规则衔接与发展对接,以促进人员、信息、资本等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为突破口,提升高度协同发展水平,强化对“双区”资源配置的共享和承接能力。统筹用好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的利好叠加效应,强化重大平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吸引大湾区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向源城集聚。

第五节  加快形成与“双区”深度融合的产业链供应链

  紧密对接“双区”产业布局,形成与“双区”有机联系、深度融合的产业链、供应链,打造成为“双区”现代产业延伸区。立足源城区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积极用好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和深圳大鹏对口帮扶机制,建好河源鹏城科技生态园,加快低碳产业园规划建设,推动5G产业城建成省级5G产业园区。以对接“双区”产业分工体系、资源配置体系为主渠道,对接“双区”龙头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形成与“双区”紧密衔接、互为支撑的产业分工合作关系。

第六节  全面增强“融深”“融湾”创新体系实力

  主动对接“双区”创新体系,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辐射带动,强化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打造“双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深化与“双区”协同创新,着力构建“‘双区’总部研发设计+源城孵化及产业化”的产业链条,加快建设一批加速器、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促进“双区”高科技成果在源城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协同创新,引进“双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到源城设立研发机构,推进建设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省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与“双区”在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建设一批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及面向“双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

第七节  深度融入“双区”“大网络”“大市场”

  对接“双区”经贸“大网络”和“大市场”,找准融入“双区”建设的重要途径,探索新型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系统支撑。深度对接“双区”经贸网,充分发挥海外粤商会、“双区”城市河源商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支持企业通过广交会、高交会、进博会等平台开拓市场,形成与“双区”深度融合的经贸“大网络”。积极对接“双区”大市场,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溯源制度,加快打造“双区”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

第八节  推进与“双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以构建与“双区”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加快打造成为“双区”优质生活圈功能承载区。强化与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合作,推动与“双区”各类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坚持“保健康、建龙头、强基层、补短板”,强化与广州、深圳三甲医院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端紧缺人才等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断提升我区医疗卫生服务现代化水平,实现卫生健康事业“弯道超车”。加强与“双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处置的交流,推动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拓展文化交流,积极与“双区”城市开展非遗文创、文化保护等交流合作,共筑文化发展高地。主动引入“双区”现代康养产业资源,规划建设国际康养生命谷,打造粤北大健康产业高地。

第七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发展,构建城乡协调联动的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打造河源城乡一体化发展源城样板。

第一节  构建城市发展新空间格局

  明确功能定位,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着力构建城市发展新空间格局,增强综合枢纽内连外接的便捷和放大效应。

  活化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推进老城区空间形态更新、功能业态更新、发展理念更新,强化老城区文化底蕴和历史根基。深入挖掘人文历史客家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进一步彰显源城客家文化品牌。坚持既要破旧立新,又要注重文化传承、实现文脉延续,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合,不断提升城市内涵。坚持科学规划、以人为本,加强停车设施、文化旅游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积极探索现代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品位。突出抓好商业建点成面,加快规划建设新商圈,以“百街千巷”综合整治为抓手提升现有商业街、打造新的商业街,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促进新兴服务业态涌现,实现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优化城市北部核心功能区。完善中心城区北部东埔街道、源西街道城市功能、结构、形态,建设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优化行政服务、现代金融、高端商务、创新创意功能,实现与东源县城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加强产业协同,推进商贸、金融、物流、专业服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引领推动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现代要素向中心城区集中集聚,打造全市最具吸引资源要素的洼地。培育布局均衡、结构合理的商圈体系,创造新的消费增量,发展新业态、新消费模式,引领全市时尚消费和品质消费,打造全市最具品质生活的新地标。发挥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协同,推动与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综合平台的资源整合,建设农副产品网上交易平台,畅旺市场流通,打造全市农副产品交易的集散地。

  建设城市南部产城融合示范区。推进中心城区南部埔前镇、源南镇、高埔岗街道和区工业园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积极对接“双区”、融入市区,强化区域交通联系,配合“三桥十路”等市政设施建设,加快打通“动脉血管”,完善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功能平台、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域平台的通道,实现内优外联。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旅游业提质发展,打造“双区”现代产业延伸区和现代产业新城,建设“融深”“融湾”示范窗口。围绕城市扩容、产业发展,全力配合市推动钓鱼台片区开发建设,突出抓好5G产业城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打造河源新“城市客厅”和都市经济新引擎,建设都市经济发展示范窗口。强化服务市区发展大局意识,实现在支持市高新区、钓鱼台片区建设发展中借力借势加快自身发展。

  打造城市西部健康休闲旅游功能带。推动中心城区西部源西街道、源南镇、高埔岗街道、埔前镇由北至南等康养旅游产业项目开发建设,形成西部片区健康休闲旅游功能带。巩固提升“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景区景点改造升级,全力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景观大道及沿线的规划开发建设,与西环路实现互联互通,打造市区南北内外交通枢纽,把碎片化的旅游产业项目串珠成链、连块成带,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游客服务和集散中心建设,引进建设一批高端康养文旅综合体;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加快与“双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有效对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产品,打造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的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第二节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坚持走绿色生态城市发展之路,突出城市提质扩容、改良更新。推动现代要素向源城集中集聚,加快提升源城区作为全市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力。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顺应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需要,服务和推动一批重大城市功能类项目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提高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谋划实施老城沿江文化带规划建设,完善和提升一批市政设施。做好钓鱼台片区、源西片区等土地房屋征收工作,配合推进“三江六岸”生态城市功能廊道建设;推进“双百”工程、“百街千巷”综合整治工程、“厕所革命”工程、鳄湖综合整治工程,完成“老城四宝”文化绿道建设,加快贯通中心街—西堤路、红星东路等城市“断头路”,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推进海绵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推行TOD(公交导向型)发展,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和线路设置,提高公交线密度和站点覆盖率。

专栏6 源城区配合推进“三江六岸”建设重点任务

1.综合经济服务平台。建设东江西路中小企业总部经济带,打造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综合经济服务平台。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加强与河源市各片区在城市功能、道路交通方面的衔接、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质量。

2.沿江文化提升带。建设老城区沿江文化提升带,逐步完善老城的文化配套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让历史文化融入生活,重塑河源丰厚文化底蕴的时空路径,实现老城文化品质和生活环境的提升。

3.打造新地标。加快钓鱼台片区重点区块开发建设,打造成河源全新的活力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文化休闲新地标,东江沿岸的生态宜居典范,打造生态宜居区、文化旅游区及商务办公区,打造片区城市门户的景观形象。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科学有序推进老旧小区、“三旧”改造;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着力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巩固城市核心地位。逐步完善城市建成区地上地下管网系统,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地下综合管网建设。突出生态引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巩固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成效。

专栏7 源城区“十四五”老旧小区、“三旧”改造项目

1.公园西片区“三旧”改造工程项目。公园西片区“三旧”改造工程项目涉及土地房屋征收面积7.32万平方米,改造范围东至公园路、西至湖滨路、南至鸣凤路、北至人民路,征收工作完成后将建成商业体中心。

2.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21-2023年)。由上城街道办事处、新江街道办事处、东埔街道办事处、源西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共改造小区129个,主要改造内容为:升级改造绿化、增设灯具、小区内道路及排水排污改造;外墙翻新、管线规整、增设文体设施等。

第三节  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互联网+城市服务”,推广数字化、可视化、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技术,促进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提升城市交通系统,加速形成城市道路骨架网,大力推进交通管理智能化,构建通畅的交通微循环系统。全面提升社会治安管理、社会矛盾化解、防灾减灾救灾、城市污染、城市内涝、交通拥堵等城市治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治理各类“城市病”。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网格化、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加大整治城市“六乱”力度,严厉打击“三违四抢”。

第四节  打造城乡一体化源城样板

  加强与“双区”合作共建,打破要素流动壁垒,推动“双区”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流向源城、辐射全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样板。

  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城乡联网、共建共享,进一步畅通城乡融合发展“动脉”。进一步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搭建智能停车、综合执法、环卫管理等数据平台,不断提升城市智能化、便捷化管理水平。

  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完善城乡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城市资本、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全覆盖,推进公共文化广场等工程建设。

第八章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强化“1+6+N”,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增强经济内生发展动能,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  优先发展乡村产业

  发挥源城区位优势,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提高农业及相关产业产品附加值,着力建立品牌、打造精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以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等都市农业。打造具有源城特色的都市农业,打造一批百万元、千万元村集体。

  打造精品农业。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精品农业。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发挥春沐源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精品农业。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蔬菜、花木、水果、茶叶等高效农业。着力建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动力,推动土地高效流转、集中集聚,引进现代高效农业大公司、大项目,发展集约型农业,促进农业升级、农民增收。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坚持以科技提升农产品品质,健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注重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港澳高标准促进食材质量提升,“双区”建设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加快建立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溯源制度。充分发挥“互联网+电商”作用,加强“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和乡村电商服务站建设,畅旺农产品市场流通。

  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公园化、景区化。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周末经济、假日经济,培育农家乐、精品民宿等多元化乡村旅游业态,塑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把源城乡村打造成大湾区市民周末和假日休闲旅游向往的地方。结合红色旅游开发推进上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开发,做大坪围村的无花果产业。着力发展壮大高埔岗特色民宿业,推动源南镇、东埔街道、源西街道的城中村和城郊村发挥区位优势,主动适应城市化发展,大力发展商业、物流业、餐饮、住宿、租赁、文化娱乐等都市服务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专栏8   源城区“十四五”期间乡村产业建设项目

1.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农业观光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为观光农业示范区、景观花海、果蔬无土种植温室大棚、蔬菜加工厂、农业科技中心等市政农业配套设施。项目占地约1400亩,建设起止年限2016-2024年,计划总投资15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投资5亿元。

2.农批市场项目。拟在埔前镇选址建设一个大型农产品贸易批发市场,项目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设计多功能摊位500个,大型购物中心,停车场,排水排污、绿化等配套设施。

3.河源万绿湖食品有限公司。计划新开工建设两栋四层厂房,总投资5亿元,计划建设周期:2020年至2023年。

第二节  提升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加快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经营组织管理效率和效益。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发展“公司+养殖小区”模式。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合作社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带动成员开展连片种植、规模饲养,培育农业品牌。鼓励农民合作社加强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能力建设。指导农民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拓宽服务领域。探索创建区域性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有序组建一批带动能力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

第三节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推动农村面貌全面提升。把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加快完善乡村供水、供电、道路、信息网络、农田水利、冷链物流、仓储保鲜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民建房质量。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实现村级益农信息社全覆盖,打造“源城农业一张图”。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高镇(街道)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农村防灾减灾体系。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农村污水治理、村庄道路建设、农村供水保障等方面投入力度,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公路通畅安全水平,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全域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进一步提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省定贫困村创建水平,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及乡村治理水平。增强农村文化生机活力。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道德新风,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三个重心下移”,协同推进“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专栏9   源城区“十四五”期间(部分)乡村建设项目

1.智慧乡村建设项目。把埔前镇大塘村、罗塘村、杨子坑村、新陂村打造成5G+智慧乡村,以5G产业建设为依托,让智慧理念融入村庄,展示以“5G智慧乡村”为特征的美丽乡村。发展生态农业,把村庄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游和美丽乡村游的场所,塑造一个生态性、文化性、民俗性相统一的文化精品区。

2.智慧红色革命村建设项目。拟把埔前镇泥金村打造成智慧红色革命村,发展5G+AR\VR、智能环保、智慧农业,建设平安乡村,彰显革命红色乡村特色。计划总投资1.5亿元。

3.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程。项目包含埔前镇坪围村、陂角村、中田村、泥金村、河背村、上村村、埔前村、莲塘岭村、双头村、高围村以及高埔村等村居立面改造、环境整治工程、路面硬底化、排水、排污、绿化、亮化、公共文体活动场所改造。

4.源南镇双下古村落修缮活化示范区项目。升级现有街巷,新建排水排污管道及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沥青路面;新建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学习基地、文化展示区;突出当地文化对部分古村历史建筑进行外立面修缮和加固、对部分老旧建筑进行外立面升级改造;新建若干收费停车场、特色商业步行街、民宿等;新建农村标准化公厕,垃圾中转站;新建绿化带、划定交通标线、新增LED路灯、“三线”整治,统一交通指引和文化标识等。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

第四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提升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质量,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发展集体资源型、集体生产经营型、集体服务型、集体资产收益型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完成省市下达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等闲置建设用地年度拆旧任务。积极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

  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全面深化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全面推动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加强宅基地管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借鉴脱贫攻坚形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优化整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机构职能,确保领导体制从脱贫攻坚顺利过渡到乡村振兴。总结梳理脱贫攻坚中成熟的实践经验,实行政策分类处置,促使其向常规性、普惠性、长期性政策转变。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对脱贫人口、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实施跟踪和动态监测,丰富和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激发主体和要素活力。

第九章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高地

  通过实施精品带动战略、人才兴文战略、公共文化推进战略、产业突破战略、文化创新战略,努力把源城建设成为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先进文化区。

第一节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统筹推进文明创建工程,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融合。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推进7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2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建立完善“区、镇(街道)、村(居)”三级文明实践平台和组织体系、活动平台和运行机制,不断发展壮大“1+8+8+N”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在阵地建设、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实践活动上,努力打造源城模式。

  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新一轮(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行动(2021-2023年)。实施理想信念建设工程、城市形象提升工程、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公共秩序提升工程、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推进基础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文化设施、便民设施“五项提质”,抓好住宅小区、背街小巷、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和商业街区“五个试点”,聚力乱停乱放、乱穿马路、乱摆乱卖、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五个转变”,努力实现“净、亮、绿、畅、美”工作目标,力争每年年度考核进入全国排名前列,2023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公厕五大创建行动。实施核心价值培育提升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融入地方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融入市民欣赏习惯。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养犬、文明经营、垃圾分类、绿色低碳、节俭养德、公筷公勺”等十大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着力培养市民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各项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志愿服务提升行动,进一步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乡村文明提升行动,深化移风易俗行动,坚持正面引导、突出建设养成、强化群众自觉,不断加强民风家风乡风建设。

二节  提升发展文化事业

  持续推进我区各级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繁荣文艺创作,创新文化产品供给。

  持续完善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巩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果、完善后续工作为抓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建设区博物馆、老年大学和“槎城书吧”。传承红色血脉,推进埔前镇红色教育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巩固提升文化阵地建设成果,强化干部培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视组织开展老年人和少儿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鼓励群众文艺创作,支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参赛参展。加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辅导工作力度。挖掘、提高、发展有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繁荣文艺创创新文化产品供给坚持“立足山区,面向基层,面向旅游市场”的原则,推动创作出更多极具浓郁客家风情、群众喜闻乐见而又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整合本地客家山歌、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资源,结合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组织创作排演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具有浓郁河源客家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舞剧。办好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培训班,抓好戏剧、文学、曲艺等艺术创作评选活动。

第三节  繁荣发展文化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源城在全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建设中走在前列。

  加快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培育发展文艺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健全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广播影视和文化衍生品制造等文化产业,把源城打造成为全市高端商业休闲文化核心区承载地。

  加快文旅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激发消费新热点,建设好运营好文化创意园,打造成为全市文化创意园区的标杆。积极参加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全方位展示源城优秀文化形象。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讲好源城故事,传播源城声音。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积极实施“文化+”战略,加强与“双区”文化创意等产业合作,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着力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培育文化领军企业,做强做大市场主体。对接人文湾区纽带工程,挖掘和开发源城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恐龙文化、绿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推进“老城四宝”开发,打造更多优良文化平台,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立足源城比较优势,支持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繁荣发展。

第四节  传承发展优秀文化

  加大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整理和开发利用力度,守住源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把源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与管理。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鸣凤亭、上城草行丘屋进行重点维修保护,加强文物资源整合力度,对维修好的古建筑积极创造条件,作为文物旅游景点对社会开放。认真做好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汇编的编撰工作。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运维管理,完善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充分挖掘本地客家山歌、民间舞蹈等传统艺术潜力,妥善管理有杰出成就的老艺人、著名演员的艺术成果。

第十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高质量发展新基础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能源、水利等设施,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第一节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府前路贯通、西堤路至长塘路贯通、河中西路贯通工程建设,配合市构建中心城区“六纵十三横”的城市道路骨架网。加强中心城区各重大功能片区之间,中心城区与各县城以及产业园区、中心镇、重要交通枢纽点、旅游景点等功能板块的快速连通通道建设。加强综合管廊建设,推进老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山大道南至长塘路路段打造地下综合管廊,加强道路、排水、照明、交通等多项内容综合建设。完善其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展馆、博物馆、区委党校新建业务用房及配套附属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快源南镇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竹园城市地下停车场建设。

  第二节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防洪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安全的防洪体系,加快源城老城防洪堤工程(阿婆庙至风光段)建设。实施第二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源城区11宗水库加固及达标工程建设。加快东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等规划与建设。推进埔前片区、源南片区、源西片区中小河流治理。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工程,全面提升沿线水文化、水安全、水景观。实施七礤水库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工程。

第三节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完善城乡电网骨干主网架,加快完善中低压配电网,全力做好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并网服务。对中心城区配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推进配电网目标网架、配电自动化和配网通信建设;改造10kV线路90回,新出10kV线路约30回,新增电缆约130km,新增自动化布开关柜约230个,新增光纤通信约150km,新建电缆管沟约25km。推动实现配电网“三遥”功能、配电网故障自动隔离、故障自愈,提升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

第四节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全光网络建设。构建高速骨干光纤网络,优化源城互联网骨干网间的互联架构,提高网间互联带宽和互联质量,2025年底,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不低于26T,网间互联带宽达双向不低于800G。实施千兆光网城市建设。全面推进新建住宅小区和商业楼宇落实国家光纤到户标准,深度优化楼宇内移动信号覆盖,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共享小区。推进铁塔基站、路灯、监控、交通指示等各类杆塔资源及电力铁塔资源的双向开放共享,推动具有“一杆多用”功能的城市智慧灯杆建设和改造。新建片区超前规划建设通信管道,既有住宅小区和商用楼宇分片区、分批次开展光纤到户改造,落实共建共享要求,确保平等接入和用户自由选择权。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

  实施百兆光纤进农村行动。加强农村通信线路、基站设施治理,落实农村杆线规整,重点村居、交通线路周边通信环境全面改善,新设通信设施先进、绿色、共享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重点降低农村用户宽带接入资费,提升农村地区宽带用户普及率。通过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建设,为农村党建、安全、教育、防灾等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促进农村信息消费水平升级。

  提升5G移动通信能力。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按照从中心城区到各镇(街道)、主要部门到全行业的次序,推动5G基础基站及相应配套设施有序建设,推动新建建筑物与基站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加强基站用电保障,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源城5G基站全域覆盖。加快建设5G产品技术验证、质量检测、入网检测等公共平台。支持5G企业建设面向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场景验证平台。支持企业开展5G技术创新。支持在5G科技成果转化、5G重点关键技术攻关方面给予补助。支持建设5G创业载体,鼓励5G高端人才创业,对5G通信相关领域中符合相关条件的高端人才、顶尖创新创业团队给予资助。鼓励加强交流合作,支持举办5G相关活动、赛事和项目路演等活动。

  完善融合基础设施。完善技术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合的统一技术平台,统筹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应急管理、民生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全要素、智能化的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完善数据融合基础设施,充分应用5G、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建设水、电、能源、交通、安防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实现对城市治理各项事项的现代化、智能化管理。

第十一章  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源城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筑牢大湾区绿色生态屏障。

第一节  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严守生态红线。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严格限制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开发与建设,将生态红线保护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工作。按照保护需要和开发利用现状,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到地块,形成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统筹布局和优化提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体系。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以重要自然资源分布区域为主体、水系与廊道为纽带、重点生态公园为节点的生态空间网络,保育生态片区,建设多级生态廊道,提升生态节点。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大力实施还绿于民工程,加强公园绿地系统和城市绿道建设,加快源城区万里碧道建设,加强口袋公园建设,进一步提升主要道路和城市重要交通节点景观品质。实施新一轮绿化源城大行动,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安全。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构建生态功能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外来物种管控。

第二节  打造生态保护标杆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开展“护蓝”行动,实施大气治污工程,强化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力度,严格监管高污染机动车,完善环保、交通、交警三方联动执法机制,严格执行淘汰与退出市场制度。提高扬尘源精细化防治水平,加强施工场所扬尘防治。严禁露天焚烧园林废物、树木、锯末、稻壳、蔗渣等生物质燃料以及废旧物、垃圾等。

  强化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加强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点源及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综合整治。建立河道管理动态监控机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推进东埔河、三王坝河、金竹沥等水质较差水体的整治,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促使河流水质明显好转。加快推进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严格入江(河、湖)排污管理,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深入开展污染河涌综合治理,加快源城区大简河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全面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加强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及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源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老城区污水管网整治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东埔河六期污水处理综合整治项目。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加强土壤污染源监管,控制农业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科学施用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以纺织、医药制造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及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公用设施用地为重点,开展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频率,提升监管水平。

  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加快解决垃圾处理问题,规划布局建设全域建筑渣土、污泥集中处理场,加快循环经济生态园开工建设,配套完善一批镇(街道)级垃圾转运站,完善日常保洁和垃圾收集处理机制。鼓励采用“互联网+回收”、智能回收等方式,增强可回收物投放、交售的便捷性。以点带面、因地制宜推进垃圾分类,健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处运体系。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推动单位GDP能耗完成市下达的任务。制定实施能源消费和能源能耗强度“双控”计划,多措并举加强节能管理和重点领域节能。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把项目能耗准入关,严控高耗能产业新增项目,坚决执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进一步加强电力等重点行业余热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等领域的节能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应用。

  加强节约型社会建设。强化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实施节水行动,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开展地表水综合治理,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与规模。加强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加快闲置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加大老旧小区、“三旧”改造实施力度,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各领域节材,推广应用可再生材料。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健全行业管理办法,持续引导餐饮行业和企业开展“光盘”行动。

第四节  构建绿色生态经济体系

  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绿色清洁生产,建立促进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争取创建省绿色升级示范工业园区,打造一批省(市)级清洁生产企业。支持产业园开展循环化改造。加快出台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培育相关政策,在电力、建材、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鼓励条件较好的企业按照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制造模式创建绿色工厂。大力推动园区、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内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实现园区整体绿色发展。

  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力推广绿色出行,积极布点城乡绿道,支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鼓励绿色低碳消费行为,倡导使用节能环保文具、再生纸等办公用品以及节能低碳家电、节水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使用。普及绿色低碳消费观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健全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构建循环型旅游服务体系,推进旅游业开发、管理、消费等各环节绿色化。

第五节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健全地方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强化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完善地方生态环境管理委员会制度。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健全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提升。

  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建立完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强化自然资源整体保护,促进自然资源资产集约开发利用,推动自然生态空间系统修复和合理补偿。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结果应用、市场交易等机制,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和发展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地区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努力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产品供给的主产地。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加快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培育生态环境治理市场,深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EOD)模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旅游、城镇开发等融合发展。完善跨区域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推动与东源、紫金等相邻县健全在环境监管、监测、执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加强东江、新丰江等跨界河流污染监控预警机制建设。探索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新路,强化与大湾区有关城市生态保护的联防联治。积极搭建生态环境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协调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第十二章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打造更高水平的幸福源城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建设更高水平的幸福源城。

第一节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围绕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积极招收社会青年、退役军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就读职校技校或接受职业培训,以技能培训提升为抓手,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高效、规范、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推动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及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利用线上线下举办专场招聘会,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发挥就业见习基地、孵化基地作用,引导毕业生就业见习、创业,落实相关补助。积极开发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就业安置基地以及兜底公益性岗位,帮扶残疾人、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及时排查摸清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意愿、就业需求等情况,精准推送相关就业信息,推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第二节  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完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及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最低工资标准调节机制,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协商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收入评价标准,促进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构建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分析,建立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推进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稳妥处理职工劳动关系。强化劳资纠纷依法治理,全面推行依法分类处理群众诉求,积极化解劳资用工矛盾隐患。支持培育和发挥专业调解组织作用,推动调解工作社会化发展,推进仲裁办案方式改革,提升处理劳动争议纠纷效能,提高仲裁终局裁决比例。

第三节  着力发展教育体育事业

  推动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巩固提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区”成果,扎实推进“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积极创建国家责任区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及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及应用示范区。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推进“振兴初中行动计划”,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更好实现幼有所育。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积极实施依法治教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子,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深入开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现学校(含教学点)互联网全接入、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全覆盖,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扎实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加快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认真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增加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注重提高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和教育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产业。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统筹规划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强化体育场地设施合理维护,提高健身场地覆盖面和使用率。着力谋划推进源城区足球公园、源城区体育馆等项目建设,在中山公园运动场新建标准足球场、田径场、篮球场,破解大型专业场地空白难题。打造特色赛事品牌,助力体育产业做大做强。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良性模式,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引进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打造具有源城特色的赛事品牌,带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双重发展。

专栏10 源城区“十四五”期间文化体育建设项目

1.埔前镇公共文化体育中心。埔前镇体育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建用于老人广场舞活动的广场,增设小型图书馆、文化设施,以及运动器材与场所。

2.埔前镇红色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展馆布展建设天花、地面、墙体工程;展柜展架展托工程;展览展示工程,多媒体设备以及电气安装工程,室外灯光、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3.源城区“四馆两中心”。主要建设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和新时代文明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计划总投资4.8亿元。

4.源城博物馆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对源城博物馆进行改造。

5.城市展馆建设项目。计划投资8000万元,新开工建设城市展馆。

第四节 全面推进健康源城建设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加快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实施健康源城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创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级示范点,加快推进重大卫生项目的实施和建设,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体系;加快补足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探索发展城乡“家庭签约式服务”“医养结合”“社会办医”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医疗服务多样性。加强村居基层医疗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强与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的合作,推进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防治等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推动中医药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探索提供非营利性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专栏11 源城区“十四五”期间(部分)医疗卫生建设项目

1.源城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目。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规划床位250张。

2.源城区中医院新建项目。按照二级甲等专科中医院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规划床位250张。

3.源城区公立医养结合机构。按照医养结合设置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置300张床位。

4.源城区精神卫生防治所迁建项目。按照二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设置200张床位。

5.源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按照国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规划建设,规划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

6.源城区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二期项目。在区妇幼保健院计生服务中心内投资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9285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栋6层医技楼和1栋7层保健楼,改造1栋框架结构7层门诊大楼,并购置医疗设备。

7.源城区公立东埔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8.源城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建设项目。新建1栋5层的规范化发热门诊(感染楼),占地面积828平方米,建筑面积4140平方米。一楼、二楼设置为发热门诊,三至五楼主要设置感染性病房。迁建1栋3层的高压氧楼,占地面积144平方米,建筑面积432平方米。项目用地面积9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72平方米,新增床位60张。

第五节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与大湾区在民生事业领域深度合作,着力承载康养居住、公共服务等重要功能。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措施,按要求提高保障标准,及时足额发放保障资金。同时不断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及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标准,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深入实施参保计划,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加强精神病患者看护收治。持续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内部管理,规范服务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发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枢纽作用,在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监护监督、心理关爱和法律援助等方面增强力度,统筹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继续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对象的核查及审批,提升救助保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全方位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制定临时救助实施细则,进一步创新、精准开展临时救助。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改革,坚决落实上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优化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经办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医保治理创新。

  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统筹协作机制。大力推动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机构供给能力。进一步完善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增长机制,确保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与相关社会福利标准相衔接。

  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税收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坚持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化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可持续、能循环、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同时可以通过老城房屋有机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老旧楼房加装电梯、闲置物业改建宿舍等措施,多方式、多渠道解决群众住房问题。

第六节  推动妇女儿童青年退役军人等事业发展

  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妇女儿童、青年、退役军人等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青年成长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统筹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反家暴工作,完善“三留”人员关爱服务。引领示范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实现医院、商场、公园等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优化妇女就业创业服务,加大力度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和决策管理的权利。

  坚持儿童优先发展。充分考虑“全面两孩”实施后的需求增长,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儿童优先原则,优先保障儿童健康服务和儿童福利,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完善公共交通儿童座椅、公共厕所儿童坑位和洗手池等公共设施建设,鼓励在社区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安全的游戏和活动场所,全力创建儿童友好城市。

  全面促进青年成长发展。推动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落地落实,努力构建具有源城特色的青年发展体系。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推动青年全面健康成长,夯实团组织基础,加强少先队建设,将青年工作、共青团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纳入党建督导考核、教育督导。创造更好环境,加强“青年之家”等青年服务阵地建设,做好青年权益维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加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倡导现代文明新风,支持、引导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全面发展。

  加强退役军人工作。提高优抚保障水平,增强退役军人幸福感。树牢尊崇褒扬导向,增强退役军人荣誉感。切实维护合法权益,增强退役军人安全感。持续落实岗位安置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

  推动各项事业均衡发展。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活动,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宗教、外事、地方志、档案、保密、殡葬、供销、水库移民、社会组织等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同心同向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十三章  突出共建共治共享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源城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努力把源城建设成为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第一节  加强和创新现代社会治理

  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大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和资源向社区下移,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创新现代社会治理方式模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促进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创新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整合基层网格管理和智慧平台,实现“多网合一”。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志愿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权威地位,健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规范信访工作秩序,加强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引导社区村落居民自我管理。整合社会资源,深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健全居住证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健全公众民主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落地落实,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加强智能化建设,推动“枫桥经验”向城镇社区治理延伸,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加强城乡基层治理,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人财物下放,加快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法治化保障”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化基层行政体制改革,充实基层编制和人员配制,明确界定各层级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赋予与基层社会治理职能相匹配的权力和资源。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党组织领导下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强化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健全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完善“一村(居)一警”机制,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从源头上消除和减少风险隐患,依靠群众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完善社区服务综合体网络,加强社区内部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养老等基础设施配备,推动社区建设和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平安建设相结合,打造富有吸引力、风格多样的社区,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专栏12 新时代“枫桥经验”

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实现人民的利益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导向。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反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特征。路径创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特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路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手段。共建共享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格局。

第二节 大力推进平安法治源城建设

  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平安源城建设。强化城市公共安全保障,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常态化扫黑除恶机制,建设平安源城。从严从快打击整治涉黑恶、盗抢骗、黄赌毒、涉枪爆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金融领域、网络领域等新业态违法犯罪的打击破案能力,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重点行业常态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全面依法治区,着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源城。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运行新机制,持续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落实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实行清单化管理,坚决取消不必要的交叉重复执法事项,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健全基层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升基层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法律服务站覆盖全区行政村。加强以民法典为重点的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强化执法队伍法律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和社会秩序。

第三节  加快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快完善应急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应急救援队伍实训平台和训练基地,提升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加强对经济、社会、网络、生态、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做好不同情境下应急预案。重点构建应急能力体系、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预案,建设涵盖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等内容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修订完善《源城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增加完善全区重大场馆的灾难临时应急功能建设,适当储备必要的防护物资。进一步提高应急救灾联防联控能力,构建全区常态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补充完善源城区应急处置中心配置,健全区应急、三防、森林防火24小时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承担应对特别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指导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加快源城区“十四五”应急保障工程项目建设。

专栏13 源城区应急保障工程项目

1.源城区应急指挥中心。主要内容包含区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大厅、应急指挥中心值班值守室、应急指挥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值守室4大指挥中心和领导决策室建设,融合通信系统建设和应急指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等10多个子系统。

2.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拟建设3层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仓库具备智能化管理,储备我区三防、森林防火、应急救援重要装备物资,包括高科技防汛物资,用于水面防汛抢险冲锋舟、橡皮艇、遥控智能救生艇、便携打桩机、升降照明车、排水设备、无人机、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等。

3.应急保障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推进应急管理装备现代化,装备现代化应急处置与救援装备,包括大范围和负责灾害环节下的搜索、定位、救援,复杂环境下破拆装备工具、生命支撑装备,有害物质洗消、吸附、分解设备等全灾种应急救援装备。

4.应急救援实训中心工程。拟建设集应急救援实训、应急技能培训考核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建立4个教学体验馆:包括自然灾害、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应急救援等四个方面,融合声、光、电效果,综合运用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视频等形式和技术,直观、全面的重现事故、灾害发生的场景,提升专业队伍培训教育效果。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第四节  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推动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提高产业弹性和抗冲击能力,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领域风险,防止经济领域风险向社会、民生等领域传导。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稳妥做好企业信用债违约、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风险点整治。强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要求,坚决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强风险隐患评估、薄弱环节监管、监测预警等制度建设,从源头上严防各类重大风险发生。

  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坚决贯彻落实“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保障粮食安全。持续开展源头治理,强化耕地质量保护。加大农业主推技术推广力度,开展农业主推技术示范创建、良种良法示范创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持续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巩固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提高粮食储备和仓储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绿色储粮、科技储粮,不断提高粮食仓储管理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粮食储备安全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提高粮食行政监管水平和工作效能。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军粮供应保障能力。加大粮食加工产业财政扶持力度,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四章  实施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区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直有关单位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源城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做好日常各项协调工作,制定实施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工作方案,细化各项目标和措施,明确牵头单位,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紧盯规划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统筹协调,有效地组织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推进重大发展任务的落实、重要改革措施的实施和“十四五”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完善规划体系

  编制实施《河源市源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12项重点专项规划和8项一般专项规划(详见附表2、3),形成系统完善的“十四五”规划体系。明确“十四五”总体规划的纲领性和指导性地位,统筹做好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做到“多规合一”,确保各类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协同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专项规划为重点,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表2 源城区“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

序号

规 划 名 称

牵头单位

1

源城区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

源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

区交通运输局

3

源城区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

市生态环境局源城分局

4

源城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区教育局

5

源城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区科学技术局

6

源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7

源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8

源城区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

区农业农村局

9

源城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区农业农村局

10

源城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区卫生健康局

11

源城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

区应急管理局

12

源城区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表3 源城区“十四五”一般专项规划

序号

规 划 名 称

牵头单位

1

源城区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2

源城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区民政局

3

源城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四五”规划

区卫生健康局

4

源城区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市医疗保障局源城分局

5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区农业农村局

6

源城区食品药品安全“十四五”规划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7

源城区信息通信业“十四五”规划

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8

源城区政务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9

源城区消防工作“十四五”规划

区消防救援大队

第三节  强化项目支撑

  坚持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旧城改造和民生改善等重点任务,深化前期论证,加强项目策划,集中开发、储备、实施一批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形成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有序推进的长效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前、中、后监测评价机制,加强和改进重大项目的建设管理,提高重大项目的组织建设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为完成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节  强化要素保障

  加强资金、土地、能源及重要商品物资等要素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民生、公共服务和城乡一体化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集中财力保证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科学调控土地供应,合理调整用地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优先保证重点发展平台开发、公共服务改善、重大基础设施和高端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土地需求。注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保障能力建设,完善能源和重要商品物资管理。

第五节  强化监督考评

  强化任务落实。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制订规划年度实施方案,与年度计划进行衔接协调,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责任,逐年逐项落实目标任务。将约束性指标和各项任务分解到年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加强评估考核。强化对规划有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建立分类指导、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部门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完善规划年度考核和中期评估制度,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及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附件:源城区“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项目汇总表.doc


政务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智能机器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本页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