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网站支持IPv6
源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源城区未来五年基础教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2-08-01 16:32:58
字号:
分享:

源府发〔2022〕6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直属各单位:

  《源城区未来五年基础教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已经九届13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八届19次区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教育局反映。



  源城区人民政府

  2022年5月29日


源城区未来五年基础教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


  为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发展战略,加快我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巩固教育“创均”和“创现”发展成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粤府〔2021〕55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保障,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服务均等化,全面推动我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到2025年,实现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总体平衡和布局结构合理,全面消除中小学大班额现象。通过实施“强师提质”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中小学办学水平,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动我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美好生活需要。

  三、主要措施

  (一)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发展

  1.科学规划,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健全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根据城镇化规划和我区常住人口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协助我区编制幼儿园布局规划。完善学前教育公共网络,切实落实埔前镇、源南镇建有1所以上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东埔街道、源西街道、高埔岗街道、上城街道、新江街道至少建设1所公办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4000人以上的陂角村、太阳升村、东埔村、榄坝村、双下村、白岭头村6个行政村开办规范化普惠性幼儿园。鼓励有条件的村(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兴办公办幼儿园。根据近三年在园幼儿逐年递增2000人规模的发展趋势,通过控增量、调结构的方式,逐年新建、改扩建、收购一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巩固提升“5080”攻坚成果,2021-2025年规划共新增约9555个公办园学位和8680个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其中新(改、扩)建6所公办幼儿园,接收9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增加公办学位7455个;收购一批条件成熟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成公办幼儿园,转化公办幼儿园学位2100个以上;引导24所民办幼儿园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8680个。根据幼儿园建设专项规划,制定分年度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工。

  2021年,新建新风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525个;接收雅居乐铂雅苑和中兴·枫林绿洲(体育城幼儿园)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共新增公办学位735个;完成改建江源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525个;年度共新增公办学位1785个。

  2022年,新建东城幼儿园、竹园幼儿园,可新增公办学位1260个;接收保利林语及铭成华府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630个;年度共新增公办学位1890个。

  2023-2025年,新建二轻幼儿园、中山路幼儿园2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1155个;接收5个小区配套共6所幼儿园(龙光城2所、雅居乐千叶明珠花园1所、振业深河湾小区1所、万达东江城幼儿园1所、碧桂园未来城1所),新增公办学位2625个;利用国资平台资金收购5所以上产权明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成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2100个;年度共新增公办学位5880个。

  2021-2025年,将源城区明源翡翠城小区等16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6160个。引导8所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转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学位2520个。进一步加大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力度,继续落实财政补助每生每年500元生均公用经费政策,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2.强化监管,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持续做好无证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消除无证幼儿园。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立教育、财政、发展和改革等相关部门联动机制,根据办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覆盖所有幼儿园的办园行为督评。对不规范的幼儿园及时进行整改;无法整改的,依法吊销办园许可证。通过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杜绝民办幼儿园上市、过度逐利等行为。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工作制度,完善学前教育教研网络,组建学前教育教研队伍,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加强幼儿园业务指导,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打造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特色、培育6个以上幼儿园科学保教示范园,推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减缓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坡度,提高学前教育科学保教水平。

  3.加强管理,规范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严格依标配备教职工,按国家和省有关“生员比”标准配足教师。统筹调剂公办园教师编制,保证每所公办园合理的教师编制。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出台我区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科学保教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人才方式,招聘50名师范院校优质的幼师生。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标准,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切实把好幼儿园园长、教师入口关。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持证率。积极鼓励幼儿园教师提升学历,到2025年,幼儿园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3%。

  (二)推进公办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位建设

  根据省、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趋势和外来人口流入情况,按照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原则,2021年至2025年,我区计划新建1所公办小学,增加学位2160个,投入资金1300万元;接收小区配套中小学5所,增加学位11160个,投入资金10680万元;改(扩)建15所中小学(小学10所,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1所,完中1所),增加学位7255个,投入资金48556万元。合计投入资金约12.24亿元,增加学位20575个(小学14175个,初中5300个,高中1100个),基本满足适龄学生入学需求。

  1.2021年,规划新建区实验中学、龙光城小学,改(扩)建黄子洞小学、啸仙中学,共新增学位5430个(其中初中3000个,小学2430个),共投入资金17226万元。

  2.2022年,规划新建御龙湾小学,改(扩)建区第一中学,共新增学位2320个(其中小学1620个,初中700个),共投入资金4540万元。

  3.2023年,规划新建东江城小区配套学校,改(扩)建下城小学、赤岭小学、新兴小学、埔前中学,新建雅居乐中学学生宿舍,共新增学位5810个(其中初中2300个,小学3510个),共投入资金15930万元。

  4.2024年,改(扩)建新塘小学、新江路小学、东埔小学、中田小学,共新增学位2475个,共投入资金10610万元。

  5.2025年,规划新建永盛路小学、保利生态城配套小学,改(扩)建东埔中心小学、白田小学、宝源学校,共新增学位4540个(其中初中400个,小学4140个),共投入资金23930万元。

  (三)深入实施“强师工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到2025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水平、专业素养明显提高,高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增加,教师资源配置较为合理,管理机制更为有效。校长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更为完善,校长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1.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一是按照“岗位缺编公开招聘,结构缺编合理调配,优秀人才优先引进,优秀教师表彰奖励”的原则,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动态管理机制。2021-2025年,共增加带编教师1200名(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200名),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队伍缺编问题。二是配足配强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三是继续实施实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实现全区校长教师资源均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优质、健康发展。

  2.健全教师激励机制。一是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完善教师工资待遇保障联动机制,严格落实“两个不低于”政策。通过核增绩效工资及岗位职级晋升等渠道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二是发挥评优评先激励作用。评优评先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农村学校倾斜,把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与教师工作业绩挂钩,确保把真正的优秀教师选出来。三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认真落实乡镇生活补贴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实施职称评审倾斜政策,取消农村教师评审职称需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

  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加大教师、校长的培训力度,提高学历达标率,提升教师、校长队伍素质,同时通过公开招聘、区外选调等方式,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力争到2025年,高中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达25%以上,初中、小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95%以上,幼儿园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93%以上。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以及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三是实施“千百十”强师工程。通过五年时间,培养1000名专业水平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培养100名政治素质高、师德品质好、管理和业务能力强的优秀班主任;培养10名政治过硬、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引领推动教育教学减负提质改革成效显著,能力突出的教育领军人才;建设60个“三名”工作室。四是完善校长考核任用机制,建立起“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激发校长干事创业的激情,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

  (四)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全面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聚焦德育问题,破解德育难题,创新德育思路,切实提高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打造一批“六大育人”品牌项目和示范学校。

  1.加强学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中小学按比例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以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团干部、党务干部、心理健康教师、法制副校长等人员为主体的思政教育骨干队伍。到2025年,力争小学一至四年级配备兼职思政课教师,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高中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建设区级思政名师工作室6个,市级思政名师工作室2个。建立健全思政教师评价表彰机制。

  2.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德育工作课程建设,加强学校少先队、共青团工作,健全学校“三全”育人机制。认真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将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防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和毒品预防教育。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行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到2025年,1000人以上的小学、1200人以上的中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他中小学配备1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关心留守儿童,关注各类问题家庭学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三预”工作机制,构建“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继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到2025年,力争全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增加2所以上。

  4.切实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建立健全劳动教育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各学段的劳动教育目标、内容、途径及方式,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把劳动教育纳入教研部门及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做好实施规划。将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督导体系。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保证专任教师的相对稳定性,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开展校内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结合研学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和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多渠道建立和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到2025年,全区中小学利用校外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每校至少建立一个学农学工或服务性劳动实践基地。争取创建一批市级、省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和基地。

  5.开展校园综合治理行动。开展以师德师风建设、控辍保学专项治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欺凌专项治理、关爱未成年人重点群体、食品和环境安全隐患整治为内容的校园安全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防范救助能力;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跟踪和掌握未正常到校学生的行踪去向和思想动态,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中小学、幼儿园“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安防设施基础建设标准;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严把师生食品卫生安全质量关,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专门教育工作,开展未成年人欺凌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及学生欺凌事件发生。依法惩治、打击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行为。实施“千百”工程,关爱特殊群体青少年,动员社会力量组成“千人护苗团”,组建“百支护苗队”,联合各部门开展关爱和帮扶行动。结合安全文明校园和文明校园的评选工作,每年评选出10个“校园综合治理示范校”。

  (五)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5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有效提升,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差距大大缩小,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目标,每个孩子能接受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1.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制定和实施《源城区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高效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建设,至2025年,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高中1所、初中6所、小学12所,并将样板校的成功经验在全区推广,全面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全面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制定和实施《源城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加强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和优质作业设计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高质量作业设计体系,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作业效益,实现“减负提质”。开展“减负提质”示范校建设,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参与创建工作,每年评选出一批“减负提质”示范学校,至2025年,力争60%以上的学校达到示范校评选标准。

  3.深入开展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教育质量实施年度动态监测。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全面发展。完善评价考试制度,充分发挥评价考试的导向作用,引导课程改革健康发展。健全促进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4.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加强教研员队伍力量,按国家课程方案配齐所有学科、学段和专门教育专职教研员,聘请一批教学教研能力强的兼职教研员,专兼职教研员配置均能达到省定标准要求。建立健全教研员全员培训制度,将教研员专业提升列入“强师工程”。根据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设立重点研究项目,组织教研员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教研员工作岗位责任制,完善激励机制,表彰成绩突出的优秀教研员。

  5.实施“315”优质均衡工程。到2025年,打造3个优质教育集团,通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完善办学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集团内各成员学校共同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打造15所优质中小学,其中10所优质小学,5所优质初中。优质学校区域覆盖城市中心区、城乡融合区、农村地区等,同时积极打造农村寄宿制示范性初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优质学校。

  (六)规范管理民办学校,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民办学校监管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民办教育机构投资者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1.推进民办学校达标建设。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指导和管理,推动民办学校落实办学投入,规范办学行为,实现基本办学条件全达标;健全民办学校党的工作部门,配备党务工作人员,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落实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提升民办学校管理水平。

  2.推进民办学校优质办学。积极引导民办学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强质量、优服务、树口碑,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打造让学生称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品牌学校。到2025年,培育3所质量优、特色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民办学校。

  3.规范民办教育有序发展。一是2022年起,不再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增设分校区、办学点,现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增加办学规模;二是严格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对全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逐一核实办学条件、办学规模,严格控制招生数与班额,从严核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三是推进义务教育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盘活现有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有序引导民办学校在校生转入公办学校;四是积极创造条件,稳妥推进个别民办学校转办公办学校,同时争取停办个别办学条件不达标,办学质量较差的民办学校;五是通过政府购买学位方式,进一步减小我区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到2022年底,全区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在15%以内。

  4.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秩序。一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超计划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学校,严格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二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科知识类入学考试,不得提前招生,不得“掐尖”招生。三是从2022年起,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源城区域内招生,不得接收不符合在源城区入学的学生。

  (七)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到2025年,完成教育城域网改造工程,建成千兆及5G接入学校高速、安全的宽带网络。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教育信息数字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行政管理电子化,教育信息化支撑源城教育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1.建设源城数字教育管理云平台。计划2022年启动,2023年完成该云平台建设。建成后,构建“管、教、研、评”一体的数据汇聚路径,作为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实现教育信息共享与交换、教育运行动态监测与管理、教学质量分析与决策,实现学习空间、教育应用、资源共享一体化服务,提高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提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信息化装备水平。筹措资金,逐年更换2011至2014年前购置的、不能正常使用的电教平台995套;更换2011、2012年前公办学校电脑室50间;新增公办学校实验室7间;更换公办中小学幼儿园2011至2014年前购置的教师办公电脑1861台。2023年完成全区中考理化生实验考试系统建设。

  3.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营造信息技术应用氛围,按课程要求配齐配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开足信息技术课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强化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校务管理、科研和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积极推进“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不断增强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明确区直有关部门职责分工,落实办好教育事业责任。由区教育局负责牵头,会同市自然资源源城分局编制教育专项规划,合理布局中小学校;会同区委编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履行教师的招聘录用、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区委编办负责教职工编制的核定。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中小学校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区财政局负责组织编制中小学校建设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财政预算,落实财政资金投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核定学校各类岗位设置总量和职称评聘的宏观管理服务监督。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负责优先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做好土地储备、供应、核实、确权和发放土地使用证等工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加强教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配套设施按照标准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交付使用。

  (二)健全财政保障机制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和各类教育预算拨款制度,统筹各级财政教育经费,将增加中小学学位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学校建设规划按进度实施。区财政确保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障本级财政各项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加强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严禁挤占、挪用、虚列、套取补助经费。

  (三)强化督导评估检查

  建立完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8〕4号)要求,开展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督查,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消除大班额等纳入督导范围,完善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督促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直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多措并举调动各级各部门办好教育的积极性。


政务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智能机器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本页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