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网站支持IPv6
源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源城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3-04-06 10:31:06
字号:
分享:

源府发〔2023〕3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直属各单位:

  《源城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已经九届19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八届第28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科技局反映。


  

  源城区人民政府

  2023年1月19日




  源城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目   录

  一、基础与现状分析

  (一)发展基础

  1.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科技创新载体持续完善

  3.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

  4.科技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

  5.创新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二)面临形势

  1.新一轮科技革命持续推进

  2.“双区驱动”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3.科技创新是支撑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4.未来经济以绿色发展为重要战略方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1.创新驱动,生态共赢

  2.统筹推进,重点突破

  3.开放创新,错位发展

  4.改革先行,人才为本

  (三)发展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深入推进科技融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

  中心重要拓展区

  1.打造湾区创新资源外溢承载区

  2.打造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地

  (二)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级

  1.加快孵化育成载体建设

  2.打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三)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1.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2.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3.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四)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1.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

  2.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3.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

  (五)引育高端创新人才,构筑创新发展动力源

  1.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

  2.着力培育本土科技人才

  3.完善创新创业人才保障

  (六)打造农业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1.聚焦现代农业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2.建设农业科技孵化育成体系

  3.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

  (七)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创新之城

  1.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

  2.打造示范性科普教育基地

  3.以科技创新支撑社会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三)完善政策配套

  (四)加强监测管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全力推进科技融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拓展区的目标任务,根据《“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源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源城区科学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基础与现状分析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大鹏)对口帮扶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力逐步提升,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为“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十三五”期间,我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载体和孵化平台的有效支撑,大力盘活辖区创新资源,创新成果产出不断实现新突破。2016-2018年期间,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实现质、量双提升,累计专利申请量1477件,专利授权量773件,有效发明专利85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7件。共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2.科技创新载体持续完善。

  “十三五”期间,我区聚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需求,建设了一批创新平台和孵化载体,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截至2020年,全区累计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9家、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精电);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8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0家;全区106家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26家,占比达25%,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孵化育成体系更加完善,截至2020年,源城区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市级众创空间4家。

  3.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区抢抓与深圳产业共建机遇,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实现高企数量跨越式增长,截至2020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54家,对源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4.科技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区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优势,建设了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星创天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截至2020年,全区国家备案“星创天地”3家、省级“星创天地”5家;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三库一平台”工作机制,切实发挥科技在振兴农业农村中的支撑作用,实现科技化手段推动农民增收的愿景。

  5.创新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十三五”期间,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动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出台,营造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高企倍增与树标提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人才引进和发展良好科技创新发展氛围。科技与金融结合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激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放贷额度,区财政投入100万元与市科技局合作设立“联合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2020年联合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规模扩充至300万元,比2015年增长3倍以上;辖区内企业在河源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注册总数38家,获得银行贷款企业27家,贷款总金额10430万元,有力支撑企业创新发展。全区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有效优化。

  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我区科技工作虽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科技发展基础薄弱、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有限等问题依然制约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科研人才匮乏等。如何吸引聚集高端创新资源,释放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实现科技创新全面引领高质量发展,是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在“十四五”时期必须加以解决的课题。

  (二)面临形势。

  1.新一轮科技革命持续推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创新版图正在重构,科技创新对生产、生活的渗透影响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产业(AI+)即将进入临界爆发期,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相关领域研发的迫切需求将催生重大科技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兴起,促使世界产业经济格局加速调整。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耦合,为源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窗口期,迫切需要加强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交叉渗透,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格局,助力广东在变革浪潮中抢占科技制高点和产业价值链高位。

  2.“双区驱动”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国家战略,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优势,破除影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瓶颈和制约,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区应发挥紧邻大湾区、处在珠江东岸深莞惠经济圈辐射带动第一层的优势,抢抓“双区驱动”发展机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位对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高端创新资源,全面助推新一轮创新发展。

  3.科技创新是支撑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受全球疫情影响,世界经济进一步衰退,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政治单边主义等浪潮日益加剧。国内制造业面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端打压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中低端挤出的双重挤压,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应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格局,科技创新将成为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驱动力。我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作用,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切实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科技创新引领的双循环发展格局。

  4.未来经济以绿色发展为重要战略方向。

  绿色发展内蕴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顺应、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和谐相处的状态,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以绿色发展推动形成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污染减排的倒逼机制,促进绿色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着重提出以绿色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构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我区拥有生态、农业和区位优势,应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大力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农业的支撑作用,努力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科技创新突破。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推动“技术共用、产业共融、人才共享、环境共创、发展共赢”,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着力发挥科技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不断在绿色发展相关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着力加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开放创新合作,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我区坚持“快”字当头、实现又快又稳发展,示范引领全市经济加快发展,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市前列贡献科技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创新驱动,生态共赢。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切实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坚持生态优先,不断增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培育生态经济发展新动能。

  2.统筹推进,重点突破。

  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强化科学布局与顶层设计,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统筹全区创新资源,围绕事关全局的关键核心领域和发展需求,集中力量有序推进,力争实现生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跨越发展。

  3.开放创新,错位发展。

  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前瞻性的视野,积极主动融入“双区”建设,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坚持差异化定位和特色化发展,构建源城创新发展新格局。

  4.改革先行,人才为本。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努力破除阻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刻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驱动是创新驱动的实质,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形成人才推动创新改革、人才支撑跨越发展的生动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形成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治理体系,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和效益稳步提升,在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将源城打造成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拓展区、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产业化基地、现代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高地。

  ——科技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高,到2025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0.7%。

  ——创新平台数量持续增加。到2025年,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1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达到110家。

  ——科技支撑产业快速发展。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65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1家以上、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以上。

  ——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到2025年,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存量达18家以上,星创天地数量达到20家以上;实现科技金融服务全覆盖,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5000万元,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源城区科技创新“十四五”主要指标

序号

类别

指 标

单位

指标值

1

科技创新投入

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

0.7

2

创新平台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

1

3

国家、省、市级各类创新平台数量

110

4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全区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50

5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65

6

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1

7

新增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1

8

创新创业环境

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数量

5

9

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数量

20

10

科技贷款余额

万元

5000

  

  三、重点任务

  (一)深入推进科技“融湾”“融深”,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拓展区。

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全面对接广州创新体系、深圳创新市场、香港创新机制,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湾区创新资源外溢承载区、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地和融湾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

  1.建设“双区”创新资源外溢承载区。

  主动对接“双区”高端创新平台。发挥毗邻广州、深圳的区位优势,深度对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与湾区高校、科研院所、省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我区创新主体共享大湾区大科学装置及科研基础设施,加强与省实验室等原始创新载体合作,鼓励引进大湾区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在源城试验、中试和转化。引进“双区”优质科技企业与项目。围绕我区主导产业,瞄准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吸引湾区龙头科技型企业以创新裂变扩张或开拓新业务等方式落户源城,通过“靶向”精准政策扶持引导,引进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能力、成长速度快、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瞪羚企业。面向湾区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在智能制造、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加速孵化或产业化。聚集“双区”创新创业人才。与“双区”相关机构合作,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区布局建设湾区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创新“人才+项目+资本”对接引才模式,支持港澳及湾区高层次专技人才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联合创新等服务。搭建与湾区人才交流对接平台,强化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式支持科研人员开展跨区域学术交流与合作。

  2.建立“双区”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地。

  积极融入“双区”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龙岭工业园作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高地的优势,深度对接深圳“东进战略”,全面融入深莞惠经济圈战略,主动承接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产业创新链协作模式,全面融入湾区协同创新体系。引育高端科技成果转化运营主体。持续推进与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广州电子行业协会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合作,引进相关成果转化运营主体落户源城。

  (二)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级。

  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孵化育成载体建设为抓手,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孵化链条,推动“双区”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

  1.加快孵化育成载体建设。

  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提质增效。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实施提质增效,重点推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建设与发展,构建“孵化器+天使投资+创业企业”持股孵化模式,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向加速器延伸和发展。鼓励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建设以产业加速孵化为主要功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配备自有种子资金或合作设立孵化资金,为入孵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的专业孵化服务,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区覆盖。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异地孵化器,链接湾区创新资源,推动形成“研发在外地,产业化在源城”的创新创业新格局。

  2.打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现有创新平台服务能力。以“产生现实生产力”为目标导向,进一步发挥现有创新平台的科技融湾、融深窗口和平台、桥梁的作用,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重点在支持方式、运营管理、考核评估等方面实行改革创新,鼓励创新平台完善创业孵化体系,组建创业孵化基金,利用自有技术孵化企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创业孵化能力。加强对创新平台的考核,采取奖补方式促进各平台提质增效。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增量提质。面向重点产业领域,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业组建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在能力建设、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科研仪器设备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

  (三)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催生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带动形成一批高技术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集群,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新的内生动力。

  1.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强化企业分类扶持与梯度培育,重点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型龙头企业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建立完善拟上规企业数据库和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拟上规企业指导服务,实行拟上规企业领导挂钩服务责任制,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上规发展。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围绕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定位,有针对性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等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于初次认定、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完善入库企业挂钩帮扶机制,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开展技术研发转化、人才引进、科研以及财务管理、资本市场等方面的辅导服务,加强科技型企业的日常跟踪服务和动态监测。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集中科技计划、技改项目、税收优惠、发展用地、科技金融、经营性股权投资资金以及企业上市等政策资源聚焦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瞪羚企业。挖掘一批核心技术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高技术企业,开展瞪羚企业“分类施策”,实施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十四五”期间力争培育2家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优势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单打冠军”。培育发展创新型龙头企业。在优势产业领域,重点培育若干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领军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织实施重大产品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项目,充分利用发挥金融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推动企业上市。

  2.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鼓励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按照“培育一批、认定一批、报备一批、引进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推动主导产业和大型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着力建立科技型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库,实施“一对一”精准辅导,培育一批研发机构后备军;依托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载体,认定一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实行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备案登记制度,大幅提升研发机构覆盖率;面向5G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模具制造高端装备、高端水产业,深入对接湾区创新资源,依托骨干企业引进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推行企业研发机构动态管理制度,实现研发机构数量与质量双提升。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研发机构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整合创新资源,联合承担科技计划、开展技术攻关、制定技术标准、转化科技成果,通过共担市场风险,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加大对研发机构的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引导企业将研发机构投入纳入年度预算,并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鼓励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龙头企业与产业链节点企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协同攻克产业关键技术,构建融通创新发展格局。

  3.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双区”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优势,引进一批研发设计、技术集成、检验检测、技术推广与示范等服务机构,加快推进成立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服务行业协会,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着力推进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为源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推进工业设计体系建设。支持企业成立工业设计中心,在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设计等重点环节提高设计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成立专业化工业设计企业,为工业企业提供创新设计及相关定制、加工服务。

  (四)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抓手,紧扣“融湾”“融深”产业发展新机遇,深度对接湾区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打造现代化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1.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

  立足于我区产业基础优势,强化应用引领,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培育一批超百亿元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核心电子企业,围绕产品设计到产品制造和检测、基础零部件到终端产品制造、消费类产品到投资类产品等方面强链、延链、补链,加速上下游产业集聚。瞄准电子信息智能化发展趋势,重点发展信息终端设备、下一代网络设备、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等制造环节,培育发展“互联网+”应用、大数据等服务环节,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领域,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跃进。

  前沿新材料产业。以稀土材料、钨基合金、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为重点,推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合金产品技术研发,形成原材料生产、半成品加工、高附加值成品精深加工的硬质合金材料产业链条和创新链条。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发展新布局,引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相关科技型企业,以中药现代化为重点,围绕铁皮石斛、南药种植等,持续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标准化,中药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中药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化,中药先进制剂技术等的研发。

  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强化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技术攻关,推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交叉融合创新。支持园区成建制引进机构、平台、团队等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增长潜能巨大,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有机协同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由初级加工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积极对接湾区项目,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打造成为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2.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食品饮料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大型农业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布局涵盖农业现代化种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旅游、农产品交易及电子商务现代服务、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心等农业新业态。持续推进农产品生产技术改造升级,采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高现有生产线,提升农业食品生产水平和知名度。支持食品加工企业等开展技术创新,拓展高端食品、功能食品、绿色与有机食品、都市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新领域,持续优化区域农业产品结构,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重点推进云计算、供应链物流、智能物流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以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激光扫描、移动终端、北斗卫星导航与全球卫星定位、地球信息系统(GIS)、电子数据交换(EDI)、智能交通系统(ITS)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物联网+物流”,推进“互联网+”现代制造、现代农业、现代商业的智能集成物流模式发展,着力提升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供应链物流服务,为生产制造流通、农产品集散提供重要支撑。

  (五)引育高端创新人才,构筑创新发展动力源。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改革精神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柔性引才模式,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大力培养本土科技人才,逐步形成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多层次人才储备。

  1.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

  不断完善柔性引才模式。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不断完善柔性引才模式,探索度假疗养与引智相互结合的引才机制,通过兼职兼薪、轮流在岗、项目合作、科技特派员、考察讲学等方式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为我区提供智力服务,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人才柔性双向流动,鼓励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携带科研项目和成果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引进。依托“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持续引进高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

  2.着力培育本土科技人才。

  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设立联合培养项目,灵活运用产学研合作、“人才+项目”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能带动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育高技能人才。依托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形成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招生与就业对接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依托省内专业机构、知名高校举办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修班,加强创新型企业家与商业精英人才培育。

  3.完善创新创业人才保障。

  优化人才激励政策,加快对领军人才实施“一人一策”等特殊支持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机制,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对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加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建设,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环境,在人才评价认定、住房保障、医疗保健、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创新创业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配套。建立港澳与本地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完善人才服务通道,为人才跨境、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六)打造农业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聚焦特色农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强化现代农业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持续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作用,推动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乡村振兴。

  1.聚焦现代农业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开展现代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开展现代种业、生物工程技术、绿色环保技术,绿色种养技术、耕地保育技术,农产品采后处理与储存技术、农产品和食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优质安全技术、农业节本增效关键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全面支撑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支持重点领域技术转化与应用示范。围绕现代种业、智慧农业、食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推动建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示范、跨区域技术转移的市场化推广辐射机制,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种植、高质量绿色生产技术、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冷链物流技术、现代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转化与应用示范。

  2.建设农业科技孵化育成体系。

  开展国家、省“星创天地”树标提质行动,充分发挥“星创天地”在农村创新创业的引领作用,培育孵化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营造农村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3.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

  加快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三库一平台”工作机制;鼓励农村科技特派员根据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企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技术需求,采取不定期现场指导或网络远程视频的方式,开展点对点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攻关等服务;鼓励农村科技特派员带技术、项目、资金进驻“星创天地”等载体创新创业,以及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打造“农村科技特派员+电商”新模式。通过“农村科技特派员+电商平台+农产品”模式,鼓励农村科技特派员做优质农产品的形象代言人,打造当地优质农产品品牌,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七)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创新之城。

  全面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各种创新要素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破除创新发展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使创新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1.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科技信贷。全面落实科技企业信贷风险制度,完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政策,扩大风险准备金规模,大力增加信贷余额,切实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拓建多元投资渠道。探索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投入机制和创业投资退出机制,扶持各类创业投资机构进驻我区,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扶持。支持风险投资发展。建立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开展创业投资,鼓励天使、风投、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发展。积极引进广州、深圳等湾区的投融资机构、股权投资或在源城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上市后备科技型企业库,争取设立区级财政经营性股权投资资金,重点扶持拥有核心技术科技型企业。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和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好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河源分中心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全区科技金融服务全覆盖,推动证券、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有针对性地为科技企业服务,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着力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2.打造示范性科普教育基地。

  优化科普基地布局。充分发挥源城农业和生态优势,依托龙头企业、科技园区,全力打造一批主题突出、高水平、示范性强、覆盖面广的科普示范基地。着力推进校园科学馆建设,结合我区实际,打造主题校园科学馆。鼓励科研院所等有条件的单位向社会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科普场地,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学习热情。强化科普基地能力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区级科普示范基地运营项目,支持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发展。鼓励科普教育基地组建专业科普团队,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和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重大科普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特色教育,不断提升科普工作成效。举办各种产学研对接活动,为基地和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及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引进到科普基地,聘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为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以科技创新支撑社会发展。

  重点推动医疗卫生与人口健康、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节能减排、防震减灾、城建交通(智慧停车)及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加快相关技术成果的应用示范,不断提升我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水平。发展智慧医疗。重点支持远程诊疗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快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推动5G在移动急救、远程会诊、远程护理等场景的示范应用。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鼓励医疗机构发展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发展智慧交通。推动“5G+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预防拥堵、优化路径等出行服务。推进“5G+智慧公交”建设,探索车路协同一体化交通模式。实行“互联网+智慧停车”,加强智慧停车领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环保领域科技创新。深入对接“双区”科研机构,推动水量调度、生态补水、河湖水系连通技术、河岸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水生生态灾害防治技术、水体污染防治和修复技术、流域水质监测保护技术、饮用水水源地水生态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等领域技术成果应用,加强物种、种群以及生态系统保护技术、大气污染防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废水循环利用、场地土壤污染治理、污染水环境修复等领域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完善统筹科技创新协调领导机制,成立源城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分解、落实重点任务,定期商议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创新决策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咨询决策制度,完善重大科技战略部署、重大科技任务安排、重大政策制定等咨询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市“十四五”科技规划的衔接部署,区科技局完善与区其他部门在政策制定与落实、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单位工作联动和创新资源整合,协同推动规划组织实施。

  (二)强化资金保障。

  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结构和使用方式,支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向湾区科技创新资源引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重点领域倾斜,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和使用绩效。放大政府财政科技资金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建立覆盖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等多环节的资金支持体系,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三)完善政策配套。

  贯彻国家、省、市促进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落实《河源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加强创新链各环节政策协调和衔接,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政策导向。围绕科技融湾重点工作任务,研究制定一系列能够有效解决突出矛盾,激活创新发展动力的政策举措,推动形成“1+N”政策体系,完善涵盖科技金融、创新人才、成果转化、创新平台、企业孵化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为实现规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强监测管理。

  建立规划动态维护监测制度,积极开展对规划指标、政策措施和重大任务等实施情况跟踪监测分析,强化动态管理,提高规划实施效果。


政务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智能机器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本页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