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府〔2023〕50号
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区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源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反映。
源城区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6日
源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2021-2025)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现状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
第二节 精心塑造源城文旅名片
第三节 建设应急广播系统
第四节 增强体育事业综合竞争力
第五节 建设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六节 提升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市场监管能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加强政策引导
第三节 加强资金保障
第四节 加强机制创新
根据《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中共源城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河源市源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加快源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从单一推动转向融合发展的时期。2019年3月,原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区旅游局、原区体育局组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标志着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领域进入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十三五”时期,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一节 发展现状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总分馆制建设卓有成效,区图书馆、文化馆均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各镇(街道)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村(社区)一级100%覆盖,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面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已建设不同形式的槎城书吧14间、移动文化馆13个、漂流小书屋17个、有代表性的“家训”特色文化室7间和公共文化特色驿站6间。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236平方米,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基本形成。
(二)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不断加强。完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龟峰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鸣凤亭、飞鸾桥的维护修缮工作。投资1.9亿元对太平古街进行了全面的保护修缮,太平古街已成为我区集文化传承、旅游、商贸等综合体的历史文化街区。2020年3月,投入350万元对城南路古玩街立面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古玩街进一步提升了市区文化底蕴。“桂山茶”“客家黄酒”等7个传统项目列入区级非遗保护名录,“铁炉功夫汤”列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组织开展《河源山歌》收集整理编印工作,组织拍摄《家园》《槎城老屋》和《槎城疍民》等系列人文纪录片,依序出版《山花》和《文化槎城》等特色刊物,让群众体验到全新的“槎城文化”。
(三)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创作了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包括朗诵作品《老人与海》、表演唱扫黑除恶《三字经》、三句半《十九大精神放光芒》、采茶小戏《老爸戒毒》、歌曲《东江三杰颂》《河源火红的革命策源地》、小品《感恩》、源城决胜小康组歌《喊一声幸福跟我走》《梦里东江》《客家酒歌》《嬲到日头转西山》等文艺作品。其中,源城决胜小康组歌《喊一声幸福跟我走》,是河源市首次以组歌的形式创作的音乐大作且具有代表性的脱贫攻坚重点音乐创作曲目。《老人与海》获“风雅颂”第三届广东省朗诵大赛总决赛金奖、客家山歌《哥妹好比连根竹》在2018“海峡两岸暨港澳”客家山歌(东莞·凤岗)邀请赛中荣获金奖和优秀新人新作奖,《客家酒歌》、客家风情歌舞《嬲到日头转西山》在省艺术花会、市艺术花会以及市第六届客家山歌表演赛中均获得奖项。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区获得市级以上各类文艺奖项58项,其中省级文艺奖项23项、市级文艺奖项35项。
(四)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推出并持续开展“5+3”品牌活动(即槎城文化艺术节、民俗节、童谣节、关爱槎城“十个一”工程、业余文艺团队活动周、非遗墟市、文化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文艺轻骑兵活动)。组织参加省、市、区各文化创作比赛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荣获“我和我的祖国”——河源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合唱大赛总决赛金奖,广东省第十三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合唱铜奖,在广东省2020年“我最OK”广东全民才艺大比拼中,荣获口技B-box《节奏大师》金奖、童声独唱《阿叼》银奖。
“十三五”期间,举办了“贯彻十九大·文艺乐民心”文艺演出,“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读书活动、书香源城父母同行“我爱我国”。源城区第三届诗词大会、源城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歌颂中华”千人合唱比赛、“我和我的祖国”源城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音乐朗诵会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文体活动3282场(次),其中放映公益电影1680场(次),组织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活动796场(次),开展流动服务316场(次),举办农村惠民文艺演出345场,开展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进社区95场(次),开展国学传颂活动40场(次),推出民俗活动10场(次)。
(五)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制订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公共图书馆城乡服务一体化体系已形成。源城区成为全省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示范地区,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谋划创建大同文化创意园、高埔岗新陂文创园。现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12家。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质扩容
(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按照原统计制度口径,“十三五”期间全区共接待游客5345.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6.41亿元,全域旅游建设成效显著。制订实施了《源城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于2020年6月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水井社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二)旅游品牌创建成绩斐然。巴伐利亚庄园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客天下水晶温泉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陂角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增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1条、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
(三)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区已开放旅游景区18个,其中A级景区3个,引进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春沐源小镇、保利响水等高端旅游重点项目;建成一批以上村村罗焕荣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教育基地。创建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有7个单位获得首批中国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
(四)旅游消费市场日趋活跃。积极落实应对疫情扶持文旅企业“十条政策措施”,为文旅企业向上级争取奖补资金367万元。举办“河源人游河源”首发团仪式,鼓励全区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放心出游。举办2020年河源市(区)文旅墟市系列周活动。源味美食墟、温泉墟、水果采摘墟、民宿体验墟等四场墟市活动,集中展示展销《源·味》美食和我区文创产品、农特产品、旅游产品,促进文旅市场恢复发展。每年开展“中国旅游日”等活动,协助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出文旅惠民卡,实现旅游惠民。积极拓展外部客源市场,组织参加广东旅游产业博览会、大连、大同、石家庄旅游推介会,举办源城—清远清城、肇庆端州等宣传推介会,推介河源恐龙文化、客家文化、生态休闲、温泉养生等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通广州、佛山至源城旅游直通车,直达高埔岗巴伐利亚、客天下,更直接、高效地将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带到源城旅游。
三、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一)竞技体育比赛成绩喜人。在2016年第四届市运会中,荣获得金牌数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一名。2017-2019年间在河源市青少年锦标赛中,连续3年荣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名。2017年在河源市首届男子篮球联赛中,荣获第二名。在国家级比赛中,皮划艇激流回旋及举重项目荣获3金3银1铜;在省级比赛中,荣获9金9银5铜。在第十五届省运会上,我区运动员荣获3金3银3铜,金牌数位居全市县(区)第一。
(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已建设区文体中心和34个社区体育公园。改造中山广场运动场等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场所30多处;为各镇(街道)、村(社区)所属公园、文体广场维护和新增若干全民健身设备。全区28个行政村已完成体育设施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建有足球场73个,篮球场607个,排球场32个,乒乓球场463个,羽毛球场342个;全民健身路径119套,健身步道106条。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平方米。2020年,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40%。
(三)群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以青少年体育、老年人体育为抓手,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每年开展春节群众体育活动、“8·8”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活动、中小学生篮球赛、足球赛等全民健身活动赛事,成功举办2018年全国老年人气排球之乡交流活动、2019年源城区第三届运动会。成立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达8个,会员3200余人,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强化体育人才队伍,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073人,持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区体质测定系统和数据库,掌握全区国民体质现状和规律,提高科学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四、行业市场监管水平不断优化
(一)行业实现健康发展。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动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文化和旅游安全监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置疫情防控中的应急关停、风险排查、旅客安置和旅游投诉等问题。“十三五”期间实现行业安全生产零事故。
(二)市场管理安全有序。加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行业、演出市场、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开展“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及进基层工作。切实抓好疫情防控、扫黑除恶、“扫黄打非”、安全生产等工作,有效打击旅游文化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十三五”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全区文化旅游市场保持安全平稳。
(三)政务管理不断优化。对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部门负责的23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施全流程优化,推动承诺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缩减50%或以上。“十三五”期间,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业务200余宗,全部在承诺期限内提前办结,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制订出台源城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完成公共图书馆城乡服务一体化体系建设任务。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成率达100%,我区成为全省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示范地区,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第二节 发展环境
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发展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挑战、新要求。
从国际来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发展,对外交往更加频密。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各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交流合作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化危为机,危中寻机。
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文化和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强国”“旅游强国”“体育强国”以及意识形态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的战略谋划、前所未有的整体推进。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行业作为提振消费的主力军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方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融合发展长期向好。
从全省来看,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一直以来积极探索推进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不断前行。我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辐射带动第一圈层,要紧抓“双区”建设机遇,与“双区”实现同频共振,以“双区”的高度和力度培植源城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振兴发展的厚度和速度。
从全市来看,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将其列入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做大做强“六色河源”旅游品牌,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经典线路,不断提升河源知名度、美誉度的目标要求。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积极推动源城全域文明创建,提升文化软实力,精心塑造地方品牌,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贡献力量。
从全区来看,构建源城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已是大势所趋,巩固提升“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全域旅游“源城样本”,力争成为“双区”休闲旅游业重要承载区。紧紧围绕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主要工作任务,主动抢抓发展机遇,继续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助力在加快推进幸福和谐美丽源城建设,奋力谱写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源城篇章中作出新贡献。
同时,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问题。与市级公共文体场馆(地)相比,我区基层公共文体场馆(地)在建设、管理及运营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但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融合发展问题。目前,只是刚刚破题,真正要实现融合发展、实现“1+1+1>3”,仍然任重道远。四是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全面“融湾”“融深”问题。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发展的机制还不健全,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产业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市场还需加大挖潜。五是文化旅游市场管理短板问题。文化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管理队伍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大力推动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文化强区、体育强区,打造全域旅游“源城样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幸福和谐美丽源城建设,奋力谱写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源城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文化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对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提高文化参与程度,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美好生活为新动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融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推进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发展的赋能作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高质量融合发展。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体育为用,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体育+”,拓展优化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链,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与农业、工业、医养健康、教育等跨界融合,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和综合效益。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到2025年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文化强区、体育强区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全域旅游水平质量明显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公共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聚焦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加快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化的公共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更加充分有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
——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现代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全区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监管更加规范有序;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对外交流合作更加精准有效。
——全民健身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民健身设施公平可及,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供给进一步增加,全民健身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基本建成统筹城乡、公平可及、服务便利、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人才结构体系更加完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2021-2025年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主要目标
二、到2035年发展目标
到2035年,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和旅游、体育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事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
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一)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体设施建设及运营,推动公共文体设施扩容提质,高标准建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体设施网络。支持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和职工文化活动开展。优化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工程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公共图书馆城乡服务一体化体系和数字文化馆建成,在全区规划新建一批“槎城书吧”等新型阅读空间。建成公共图书馆城乡服务一体化体系和数字文化馆。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推进公共文体场馆低收费、免费开放。提升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数字文化服务水平,依托国家和地方公共文化云和文化在线,加强重点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和优质群文活动的网络传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开发和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增长的文化需求。创新发展源城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果,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区域联动。常态化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公共文化设施跨层级跨部门跨行业联动机制,开展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试点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合作共享。
(三)促进文化活动均衡发展。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文化活动,并向偏远地区、特殊困难群体倾斜,深化“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走亲、文化联动等形式多样的流动服务机制,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优化特殊困难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将外来务工人员文化供给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和延伸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网络,面向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
(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三年计划(2021—2023)》,加快全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扩大优质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鼓励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大力发展基于5G等新技术应用的数字服务类型,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探索有声图书馆、文化馆互动体验等新型文化服务方式,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
二、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一)实施文艺创作水平提升行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主动权,坚决把牢文化艺术创作导向关,加强对文化艺术创作的引导。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构建新时代文化艺术创作体系,大力推进文化艺术创新,推动形成健康清朗的文化艺术生态。健全文艺创作生产联动机制,完善重点选题策划论证、精准调度、创作跟踪、激励机制,加强文艺创作生产组织规划、实施及内容审核把关。采取政府定制采购、项目招标、成果引入等形式,支持重点国有文艺院团,发展民营演艺机构,培育一批能够活跃在市内外演出舞台的知名文艺团体。
(二)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坚持“立足基层,面向旅游市场”的原则,推动创作出更多极具客家风情、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整合本地客家山歌、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资源,深入挖掘源城特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特质,突出抓好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以及反映源城特色文化题材的专题创作,结合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组织创作排演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具有浓郁河源客家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舞剧,力争有一批文艺作品获省级、国家级奖项。
(三)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大力开展惠民演出、文化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推动文化扶志和文化扶智。举办槎城文化艺术节、民俗节、童谣节、关爱槎城“十个一”工程、业余文艺团队活动周、非遗墟市、文化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文艺轻骑兵系列活动等特色品牌活动。不断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职工书屋、俱乐部、职工之家等文体设施,丰富外来务工人员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创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办好文化旅游节、全民阅读活动、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等群众喜爱的品牌活动。大力推进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深入开展高雅艺术惠民活动、文化下基层活动,让文化融入城乡百姓生活。实施国民艺术教育普及工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普及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文艺演出、艺术讲座和文艺创作辅导。
三、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一)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大考古发掘、开发、保护与利用管理工作力度,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传承和弘扬源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划定和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核定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加快推进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完善文物安全管护措施,提升文物管理水平。
(二)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进一步弘扬客家艺术、客家民俗、客家工艺、客家美食,擦亮“客家古邑”文化品牌。推动客家传统古民居、古祠堂、古街区、古村落、古遗址、古建筑科学合理开发。加强古籍和地方文献的保护、整理。进一步完善全区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加强非遗调研、建档、非遗项目制度建设、非遗传承人管理、非遗传承传播和活化利用,开展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非遗工作站建设,争取新增一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鼓励建设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文旅体验项目。
(三)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加强革命文物、文献档案史料调查征集展示,把具有重要价值的革命遗址列入文物保护范围。深入实施《河源市革命旧址保护条例》,抓好红色革命旧址和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深化红色文化挖掘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特色小镇建设,引导文旅企业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大力推进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串点连线,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四)抓好恐龙遗迹资源保护开发。积极协助推进中华恐龙遗迹公园建设。丰富恐龙主题文创旅游产品,打造河源恐龙文化IP,建设集遗址保护、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探险”为一体的恐龙遗址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协助推动谋划建设集“文化+旅游+体验”一体化发展的国际性恐龙文化旅游体验区。充分挖掘利用“中华恐龙之乡”资源优势,协助推动河源恐龙文博园升级,打造恐龙文化融合式发展的文旅产业生态系统。
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抓好客家山歌、客家酿酒等的传承发展。加快建设“非遗进校园”传习基地,鼓励非遗传承人入驻景区开展非遗活态展演,规划建设非遗工作站。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承机制,争取形成一镇(街道)一品的特色文化项目。
(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深入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支持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活动。通过组织参加培训、提供展示平台、对接市场渠道等方式,为传承人提供有力支持。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且技艺性强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保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核心技艺和传承实践情况。
(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鼓励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教材、非遗传承人上讲台,积极开展非遗教学实践、展示展演和体验活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表与发布。开发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产品,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活力,带动产业化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生活、深入人心。持续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活动,形成一批传播度高、群众喜闻乐见的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品牌。
第二节 精心塑造源城文旅名片
一、打造全域旅游源城样本
(一)加强文旅资源保护开发。有序推进全区旅游资源普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创新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要依托大桂山、万绿湖打造生态休闲游,重点对野趣沟、七寨湖等原有景区景点进行提质升级,推动野趣沟森林康养基地项目落地,形成西片区由南往北的生态旅游长廊,大力开发高品质的观光与度假相结合的休闲旅游产品,打造广东生态旅游发展新标杆。充分利用山地森林资源,大力开发山林徒步、森林探险、科普教育、山地自行车赛、山地森林自驾游等生态旅游产品,打造特色体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集农业观光、田园度假、农耕文化、农产品会展商务、农业科普旅游于一体的农业公园,打造一批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二)做大做强“六色”旅游品牌。打造全域旅游“源城样本”,构建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旅游+”新型业态,丰富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源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发展“绿色”文旅。以“绿美”源城为主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优良生态型、郊野观光型、周末亲子型、研学科普型、非遗活化型乡村文旅品牌;创建一批国家乙级、丙级民宿,推动民宿示范镇、村创建;推动传统生态景区转型升级。
发展“蓝色”文旅。围绕“两湖两江”谋篇布局,打造源城文旅新IP。积极助力推进新丰江水上观光游以及鳄湖、七寨湖环湖游等项目的谋划,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打造水景观和夜游IP,串联水经济产业,做好水文章。
发展“古色”文旅。绘制源城古村“地图”,打造古村旅游经典线路,探索“古村+研学”“古村+影视”“古村+文创”“古村+网红夜经济”等发展新模式;策划包装和推广上城北直街、太平古街等古街,激活其文化潜能,赋能文旅市场。
发展“红色”文旅。推动现有红色旅游点提质升级,加大其在“两晚三天”精品旅游线路的比重;推动上村村罗焕荣故居、革命烈士陵园、三角岭战斗遗址、广东抗日先锋队泥金乡队部旧址等革命旧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串点连线,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强与其他县、市红色旅游资源连线开发推广、客源互通;开展红色旅游讲解员和红色景区运营人才培训。
发展“特色”文旅。探索恐龙化石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新路径,持续提升“中华恐龙之乡”品牌影响力。协助推动河源恐龙文博园扩容提质;以“中华恐龙之乡”品牌为支撑,支持现有恐龙主题重点文旅项目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恐龙IP品牌效应,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引导大型文旅投资企业投资建设恐龙主题文旅新项目。指导现有温泉度假项目扩容提质、升级换代;在发展乡村民宿基础上,探索温泉景区与周边民宿共赢发展模式,鼓励推动“民宿+温泉”业态,进一步擦亮“温泉之都”品牌。
发展“夜色”文旅。以“夜经济六重唱”为主体,拓展特色夜间多元消费。依托乡村民宿、温泉康养等文旅品牌,打造星空“夜赏”风光;依托源城区鳄湖公园、高新区滨水公园等夜间消费网红点,打造精品“夜游”线路;依托太平古街、大同文创园、粤菜师傅一条街等夜间休闲聚集地,打造品牌“夜宴”街区;依托坚基、万隆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打造高端“夜购”商圈;探索影院、书吧等场所夜间延时开放,打造休闲“夜读”空间;探索星光球场、公共体育设施等夜间延时开放,打造城市“夜健”风尚。
(三)建设文旅赋能乡村振兴集聚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广“乡村+节庆”“乡村+非遗”“乡村+文创”“乡村+演艺”等乡村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传统村落、文物、非遗、体育赛事等文化和体育资源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建成一批城郊乡村等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休闲农业示范镇和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充分发挥东兴旺农场、福源果场两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带动示范作用,支持坪围村、上村村等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形成休闲农庄、民宿、果园等类型的乡村旅游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民宿建设指引》、《河源市民宿管理实施细则》,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乡村民宿业态。通过乡村旅游文旅融合创新大赛等活动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特色民宿,推动乡村民宿微景区品牌化发展。
二、完善文旅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一)提升文旅发展能级。推进春沐源生态小镇、响水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高端文旅项目建设,鼓励客天下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巩固巴伐利亚庄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成果,推动现有景区产品创新和项目提档升级,打造全省标志性旅游景点。
(二)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推动文旅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鼓励引导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康体养生等主题的文旅综合体,重点扶持具有地方特色、带动力强的特色文旅项目。高标准打造文旅骨干企业,支持大中型文旅企业扩容提质,鼓励通过资源整合、跨界经营、兼并重组等方式,推动打造若干个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旅企业。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重点企业。加大对现有中小微文旅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提供“菜单式”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产品和服务。积极组织文旅产业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方式,构建线上招商平台,力争引进一批文化旅游优质高端项目。
(三)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建设一批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及标识,改造提升旅游厕所、停车场,将源城打造成全市旅游集散中心。建立集旅游信息基础数据、智慧旅游管理体系和城区旅游营销体系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依托“粤系列”应用推进智慧景区、网页端和移动端平台建设,形成系统化智慧旅游网络,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探索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优先利用现有镇(街道)宣传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场地和设施,增加旅游服务配套,促进旅游公共服务提升。
三、加强文旅对外合作交流
(一)加强文旅“融湾”“融深”。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结对交流合作机制,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共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整合文化资源,推动与大湾区公共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活动合作发展。通过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广东旅游文化节等会展节庆活动,深化深莞惠汕河“3+2”文化交流合作,与有关地市共同举办博物馆日、读书日、艺术展等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大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产业交流联盟,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产业论坛、交流推广和产业招商活动。推进艺术展演、文化交流、旅游合作、赛事承办从纯粹的交流演出、互相展览等一般性交流向“共同创作”“共同制作”等深度、广度延伸。结合深莞惠汕河“3+2”经济圈、“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及广深专列、赣深高铁等,加强与大湾区和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整合优化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产业共推、品牌共建、环境共治、交通互联、设施共享。
(二)加强资源开发合作。鼓励和引导源城文旅企业与国字号、省字号文旅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我区优质文旅资源,广泛拓宽客源,着力打造包括乡村旅游点在内的“两晚三天”旅游精品线路。鼓励与大湾区城市合作开展各类文化创意活动。强化与大湾区文化创意企业交流,培育富有源城特色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吸引大湾区知名企业来我区投资旅游新业态,联合深圳、东莞打造新型旅游观光项目,规划建设具有生态和人文特色的主题乐园、主题酒店。大力发展文化演艺、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温泉康养等文旅项目。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交流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艺术院团、演艺学校及文博机构交流。推动粤菜师傅(河源客家菜)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交流活动。加强与大湾区体育组织和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交流合作,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承接大型体育赛事的分赛场活动。
(三)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大力推动南部片区文旅联盟发展,引导和支持南部片区文旅企业面向大湾区统一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推广活动,打造“湾区零距离”南部片区统一文旅品牌。聚焦重点客源市场,发挥新媒体、融媒体平台作用,开展全网络新媒体综合宣传报道,扩大源城文化影响力和客源市场。举办系列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邀请省内外旅行社来我区踩线,赴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客源地举行推介活动。继续加强传统媒体宣传,抓好文旅题材宣传片创作。加强源城文化和旅游国内外、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文化旅游推广站,建成源城客家文化交流桥梁和游客互送的中转站。充分利用国际重点展会、文艺展演等平台,实施精准营销和国际传播,加强政务导游培育、红色导游讲解培训,共同讲好源城故事、河源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第三节 建设应急广播系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建设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应急广播系统,包括1个区级平台、7个镇(街道)平台、74个行政村(社区)平台和终端建设。全面推动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领域广泛应用,不断提升应急信息精准传播的能力和水平,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节 增强体育事业综合竞争力
一、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
(一)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全面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广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加快补齐场馆短板,推动中小型、村(社区)型健身场馆以及足球场地规划建设,推进游泳池(馆)、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体育公园,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区健身休闲设施,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立完善的体质监测系统,组建体育科研机构,倡导科学健身。
(二)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构建以区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单项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引领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有序发展,推动全民健身社会组织下沉行政村(社区),更好发挥体育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作用。引导基层全民健身社会组织主动服务会员、普及健身健康知识、激励城乡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和传播体育文化,进一步激发基层全民健身社会组织活力。加强未成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人群体育工作力度。
二、开展全民健身多元化赛事活动
(一)完善社会参与多元赛事活动。完善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大力开展城乡居民喜闻乐见的球类、骑行、登山、徒步、游泳等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舞狮、龙舟、健身气功等民族民间传统运动项目,普及广播操和工间操。大力推进居家健身、线上健身和云端赛事,创新促进体育赛事活动服务保障和监管机制,扩大城乡居民参与赛事活动的覆盖面。到2025年末,完成200公里以上健身步道建设。
(二)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积极引进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积极组织全民健身运动会,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跨区域赛事活动形成辐射联动,持续提升万绿湖国际马拉松、穿越万绿湖徒步等品牌赛事质量。不断拓宽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路径和范围,大力发展气排球、马拉松、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全面构建业余联赛体系,擦亮“全国气排球之乡”品牌。推动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常态化开展,普及开展全人群全周期健身活动,巩固共练共健社区体育和谐圈。
三、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建立体教理念、目标、资源、措施相融合的“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青少年身体锻炼和文化学习协调发展。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实施优质体育与健康课程,强化学生运动技能培训,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严格落实学生每天校内、校外锻炼各1小时制度,促使学生熟练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体质健康优良率稳步提高。推进“三大球”和传统体育运动进校园,加大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持续开展体育冬夏令营等青少年品牌体育活动。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优秀运动队,形成小学、中学完整的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青少年健康工程,开展针对近视、肥胖、脊柱形态不良等突出问题的科学预防和运动干预,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充分融合中学生锦标赛和青少年锦标赛,逐步建立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
第五节 建设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深化产业体制改革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建立统一高效的产业管理秩序。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快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政务管理平台建设,实现旅游数据统一采集、分析、处理和共享运用。完善服务功能,借助移动端设置门票预约、景点推荐、酒店预订等旅游服务功能,提供全方位旅游信息、个性化服务及安全规范的旅游环境,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
(二)推动数字化改革。推动高水平科技旅游产品开发,加快旅游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培育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创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推动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加快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完善A级旅游景区监测平台,推进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
(三)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银行、保险、担保、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文化旅游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造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企业加强文化创意版权管理。积极培育和引进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为文旅企业融资提供功能支撑和业态配套。积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投资文化旅游。
二、培育富有活力的旅游业态
(一)积极发展文旅新型业态。大力推动“文旅+”“+文旅”,推进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形态,持续推动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康养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高铁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发展与自驾游、休闲度假相适应的租赁式公寓、汽车租赁等服务。发展体育旅游,建设一批自驾车、房车营地,申办省级以上品牌运动赛事,持续打响本地马拉松赛、徒步等体育运动品牌,打造骑行步行精品旅游线路。发展研学旅游,开发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产品和线路,提升相关服务设施和水平,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打造“广东研学旅行高地”品牌。发展高铁旅游,加强高铁车站与景区公路交通的接驳建设,提升区域旅游基础服务水平,创建互动体验项目,推动实现高铁站区与景点“无缝对接”。发展康养旅游,鼓励开发绿色食品、温泉、健身、山地越野、户外露营等康养产品,推动河源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重要承载区。培育发展体育竞赛表演、特色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创作具有地方特色和景区特色的大型表演项目。鼓励民俗服饰、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生活用品等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发与经营,拓宽文创产品展示和销售渠道。探索数字文化产业、电竞产业发展,促进演艺、娱乐、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
(二)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构建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合理布局产业发展项目,谋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推动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和体育产业园创建,打造若干个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集聚区。鼓励本土文化、旅游、体育、文创企业向园区集聚,引导大湾区同类型企业落户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各镇(街道)打造文创商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体验型主题街区等多种业态的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地。鼓励有条件的客家民居升级改造,打造精品休闲客栈。引入“文化空间”理念,建设非遗工作室,动态展示客家生产、生活与生态。
(三)积极发展夜间经济。鼓励公共文化设施、A级景区延时开放和夜间开放,安全有序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消费主题活动。积极开展“粤夜粤美”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主题活动,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体验、特色餐饮、健身休闲、时尚购物等文旅经济产业,开发驻场演艺、公园夜游和沉浸体验式夜生活项目,不断丰富夜间消费场景。引导步行街、城市综合体商圈、景区、酒店等增设文化类及游客参与类项目,提升太平新街、坚基商业综合体、大同路文化街区,推动城市灯光秀、夜游东江(新丰江)等项目加快规划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依托中心城区设施和重点景区,新建、改造提升酒吧街、咖啡街、餐饮街,完善配套服务和管理,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支持有条件的旅游景区(点)夜间开放,优化夜间文化演出市场,培育一批夜间演艺精品,推出一批业态多元、吸引力强的夜间旅游优质项目和产品。继续开展“客家菜师傅工程”,推动建设新丰江美食特色街区等美食一条街,配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出“吃遍河源·百家百菜百汤”活动。
三、激发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产业消费潜力
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机遇,加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品服务、企业治理等智慧化水平。大力开发适宜互联网、移动终端等载体的数字文化产品,促进文化、旅游、体育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现有智慧旅游平台应用水平,引导支持演出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景区景点以及体育场馆等开展门票在线预订、智能导游、电子讲解、承载量监测预警等数字化应用。加强文化、体育消费场所建设,鼓励依法依规对传统演出场所和文体场馆进行设施改造提升,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体育消费网点。支持建设文化娱乐综合体,加大特色产品市场培育力度,引导传统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推广河源文旅惠民卡,通过举办客家文化旅游周、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等活动,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多种手段,激发群众消费意愿,提高城乡居民消费便利性。坚持体育赛事专业运营水平提升和业余推广普及相结合,以专业体育赛事社会化、市场化为导向,鼓励支持部分品牌赛事在筹办过程中融入更多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现代科技和时尚元素。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每年举办文旅执法业务技能培训班,督促和引导执法人员由“应知应会”向“行家里手”转变。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全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人员职称达标建设,力争在2025年底,在岗人员基本达到初级职称,中级职称人员数量占较大部分,高级职称人员数量有新增长。
(二)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引进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领域的高端或紧缺人才。探索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人才管理培养和服务模式,灵活运用产学研合作、“人才+项目”等方式,打造吸引优秀人才集聚的“绿色通道”。培育文博研究以及文物保护、考古、利用等专业人才队伍。壮大信息化图书专业人才队伍。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参加培训进修,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力度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运动员。创新优秀运动员培养和优秀运动队组建模式,充分调动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
(三)注重人才后备力量储备和基层人才队伍开发。重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到基层文化站点工作。注重把社会文化人才纳入人才培养范围,重点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的乡土文旅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活动骨干带头人、文旅产业创业者。
第六节 提升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市场监管能力
一、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
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着力推动行业依法发展、市场规范有序和消费者权益充分保障有机统一。以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优化审批流程与监管方式,形成事前、事中、事后不同方式和力度的监管,采取事前实名制、事中抽查制、事后处理消费者投诉的监管方式。利用智慧云和大数据技术,推动文旅行业监管工作与公安、市场监督、应急管理、气象、生态环保等相关部门合作。加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安全监管和投诉处理,主动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完善红名单、黑名单和警示名单制度,发挥信用管理在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行业监管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适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特点的监管方式,大力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环境,有效防范各类市场风险。强化全域旅游安全保障,健全旅游安全应急预警联动机制,加强联合检查,确保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建立旅游领域严重失信相关责任主体的联合惩戒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等制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三、深化行业市场综合行政执法
树立法治思维,深化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执法管理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强化业务培训,培养适应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执法人才,提升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行业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水平。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规范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秩序。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形成高效的风险防范系统和严格的风险预警制度,营造和谐、安全、有序的文旅市场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深入开展法治培训和普法宣传,加强执法案例宣传和普法活动,创新普法手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进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贯彻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完善相关规划评审制度,加强规划的有效衔接。加强体制改革,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资源开发和文旅项目建设的多部门联合预审机制。建立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建设综合推进机制。健全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公共服务持续投入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制定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产业发展建设规划、实施意见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完善文化建设工作考核督办机制,研究制定文化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
第二节 加强政策引导
完善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项目用地的政策支持,优先支持重点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项目和集群式乡村旅游项目用地。用足用好中央和省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一揽子减税政策。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完善“投贷奖”联动体系建设。积极搭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投融资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靠前针对性开展信贷支持服务。探索以奖代补扶持政策,开展“引客入门”计划,扶持一批精品民宿、乡村旅游示范项目。鼓励农民利用自住房屋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
第三节 加强资金保障
建立健全财政保障机制。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标准,确保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足额投入,到2025年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经费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稳步增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撬动效应,引导金融要素资源、社会资本向规划明确的重点领域倾斜。积极拓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渠道,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建设。
第四节 加强机制创新
全面推进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单位改革。理顺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关系,逐步推进管办分离,破除逐利机制,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文旅领域行业组织建设,推动文旅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文物考古研究保障机制。完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坚持多方办体育,形成政府办与社会力量参与办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