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网站支持IPv6
源城区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2-02-14 16:42:40
字号:
分享: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八五”普法开局,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履行政府法定职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度主要工作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贯彻到法治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区的领导,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列入全区各单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坚持区政府党组会和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学习贯彻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部署。二是全面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建设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自觉接受上级专项督察。区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区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专项督察。三是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坚持每年开展法治工作人员培训,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和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组织全区3824名国家公职人员学习宪法。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选优配备行政复议工作人员。

  (二)坚持慎终如始,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一是高效处置新冠肺炎相关涉疫事件。累计开展流调涉疫事件61起,共排查人员21798人,其中:密切接触者26人、“次密”516人、重点人群21256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二是开展重点人员落地排查及管控。落地排查重点地区来(返)源城人员信息推送9015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落实境外入境人员集中隔离14天后返回我区7天居家健康管理或集中隔离观察措施。三是持续抓好疫情防控重点环节。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接诊发热病人44615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指导各镇(街道)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检测应急处置演练。通过省级城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能力验收,确保具备能在2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能力。构建新冠病毒“免疫屏障”,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53.54万剂次,72.04万人。四是不断壮大卫生应急队伍。组建传染病类卫生应急队伍和流行病学调查队伍,成立源城区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挥中心。

  (三)坚持依法行政,促进行政权力有效行使。一是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认真执行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的工作制度,依法执行区人大的决议决定,全年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35件、区政协委员提案39件。二是保障审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支持审计部门依法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加大对重大政策落实、财政资金等重点领域、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全区审计共查出问题110个,提出意见48条。已经完成整改的73个,整改中37个。

  (四)狠抓制度建设,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一是不断健全制度建设。制定《源城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报送、审核(审查)、登记、发布、备案、清理等监督管理程序。明确了镇街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办法,严格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和公布程序,推进审查备案能力建设,确保镇街规范性文件的质量。二是强化合法性审核(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全年收到规范性文件草案35件,经审查符合规范性文件发文要求的9件;收到备案的规范性文件9件;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均向市政府和区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三是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上级部署及时组织清理涉及计划生育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五)严格规范程序,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一是学习贯彻《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编制《2021年源城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依照法定程序稳步推进。二是充分发挥区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对拟出台的政策、措施等,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确保政府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实效性,全年区政府法律顾问室审查、修改政府重要合同、征地拆迁公告、招投标文件、征求意见稿等323件。三是加强政务公开。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2021年,区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332条(其中重点领域信息951条,部门信息公开信息1149条,部门集约信息146条,政府公告信息148条,五公开专栏信息52条,人事信息15条,区政府文件信息46条,新闻类信息825条),发布政策解读信息11条。

  (六)推进体制改革,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推进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将279项区直执法单位的行政处罚权、以及与该行政处罚权相关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措施权调整由8个镇(街道)(含城东街道)行使,制定《关于建立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着力构建权责一致、规范高效的基层行政执法体制。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186人参加申领执法证考试,合格119人,通过率63.9%,审核执法证申领申请213项。组织全区160名行政执法人员学习行政法规和《新行政处罚法理解与适用工作指引》,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强行政执法指导监督。组织对全区29个单位(含城东街道)的150宗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推进规范化管理。四是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全区28个执法单位逐步上线应用执法信息平台和执法监督平台,在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共录入行政检查2420宗、行政处罚464宗、行政许可2383宗,行政强制107宗,行政检查录入量较2020年增长约177%,行政强制录入量是2020年的35.6倍。

  (七)持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全面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化系统及新建系统迁移上云,9个部门11个系统已部署在区电子政务云平台,逐步向市电子政务云平台融通整合。配合推动“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已认领事项767项,认领率100%。二是全面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实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协同办理”,进驻区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770项,实施“四免”优化100项,全区共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95318宗,办结94982宗,办结率99.64%;设立市场主体14732户,较去年同期增长9.24%;设立工建类、企业开办、人社公共服务、“跨域通办”专窗。工建类专窗并联审批政府投资类项目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类项目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企业开办专窗共受理业务4174宗,最短可实现0.5个工作日内办结;人社公共服务专窗可同步办理政策兑现、创业补贴等42项政务服务事项,全年共受理业务7040宗;“跨域通办”专窗52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在江西赣州、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汕尾等6个城市双向办理,111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市内通办”。三是强化产权保护的法治保障。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维护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建立诉前联调工作机制,健全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区法院受理诉前联调案件4205件,调解成功1391件。四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集中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市场巡查、稽查执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全区立案查处商标侵权类案件20宗,罚没金额约24.865万元。

  (八)强化矛盾化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富有成效,东埔、上城调解工作室建设不断完善,72个村(居)调委会和人民调解员换届调整顺利完成,全区共调解案件1761宗,成功1761宗。强化消费维权,区消委会共受理投诉举报7341件,已办结约7150件,挽回经济损失701.93万元。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受理行政复议案件7宗,审结5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区政府名义应诉案件35宗(含行政案件、民事案件、监督申请案件)。信访秩序巩固向好,全区信访总量1113件次,已办结1060件次,办结率95.24%。落实《广东省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公民认定方法》,全区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总数1861宗,解答法律咨询2121人次。

  (九)加强工作谋划,推动“八五”普法开好局起好步。认真谋划“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并印发《2021年源城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开展全区领导干部党史专题学考暨学法考试,参加人数8228人,参考率97.74%,优秀率99.28%。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约40人旁听行政诉讼庭审。持续开展宪法大课堂、“学宪法讲宪法”法治进校园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日集中宣传和法治宣传“七进”活动,深入宣传民法典、禁毒、反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群众关心的内容,广泛持续开展卫生健康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维护权益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法治创建活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上城街道新兴社区顺利通过全国复检验收,新江街道卫星社区健身公园创建“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活动持续推进。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决策制度执行有短板,公众参与面不够广、对公共安全方面的风险评估不够全面;二是行政执法工作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有差距,行政执法权下放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后,基层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面对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基层法律咨询服务和法治宣传深度广度不够,各镇(街道)个人品牌人民调解工作室还不多。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我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结合我区实际,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奋力开创我区依法行政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一)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绝对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扎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履行政府法定职责,加强对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区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专项督察。

  (二)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启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和决策公布的法定程序,依法合理拓宽公众参与面,全面评估公共安全风险,确保行政决策体现公众的真实意愿和要求。

  (三)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法治保障。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行政管理措施。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增强人民群众防控意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加大对妨害疫情防控行为的执法力度。

  (四)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基层行政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坚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法治源城考评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督查,及时发现、整改存在问题,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规范性审查备案工作。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及报备程序,在区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前,均由区司法局审查把关,未经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得发布施行。政府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出台前须报区司法局审查同意。加强学法培训,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法治习惯。

  (六)进一步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完善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并规范运作。认真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大检查和督察力度,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继续创建个人品牌人民调解工作室,加大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培训,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活动,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基地作用,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融入法治元素。大力实施惠民便民工程,为老、残、病、弱等特殊人群办理公证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服务、上门服务。



  中共河源市源城区委员会

  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

     2022年1月5日


政务微信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智能机器人 返回顶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本页内容分享